400亿填海 再造5个厦门!
2006-10-30
  核心提示:在临港新城开发中,总计需要填海20万亩,即133.3平方公里,仅填海所耗费的成本就高达400亿元。除了填海,临港新城上还将挖掘国内最大的人工湖——滴水湖。但填海工程却被质疑会导致芦潮港沿岸的湿地全部消失。

 在规划下,一座现代化城镇将出现在以前人迹罕至的东海之滨

临港新城规划图

  “归根结底还是土地资源的获取,像上海这样的国际都市,已经难觅未经开垦的土地,而填海,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这些都是城市扩张的必然结果。”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10月18日下午,上海南汇区芦潮港西滩近海之地,吹填海作业正在紧张进行,整个围填海工程仅余10多平方公里面积,便告完成。

  133平方公里,相当于再造5个澳门,上海市政府历时3年建设的“临港新城”终近完工。

  据悉,临港新城总规划面积296.5平方公里,其中由填海而成的陆域占45%。按照规划,到2020年,临港新城将成为上海东南地区最具集聚力和发展活力的中等规模滨海城市,并依托上海惟一深水港洋山港成为辐射长三角的巨型物流基地。预计,届时人口规模将达到80万。

  据悉,11月1日即将施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其中的有关条款对填海工程进行了诸多限制。

  “最近填海的进度加快了,离11月还有十几天时间,他们是为了赶工期。”一位知情人士说。

  400亿填海

  “退潮时,先是在滩涂上围起一道堤,然后用机器设备灌混凝土和沙子进去,进行吹填。由于滩涂上是厚厚的淤泥,大型机器无法进去,围堤全是靠人工。”上海港城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港城公司)一位工程师向记者介绍填海工程的艰难。

  上述工程师告诉记者,围填海工程中平均填海一亩需要花费16万-20万元人民币。在临港新城开发中,总计需要填海20万亩,即133.3平方公里,仅填海所耗费的成本就高达400亿元。

  除了填海,临港新城上还将挖掘国内最大的人工湖——滴水湖。滴水湖呈圆形,直径2.66公里,总面积5.56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7米,其水域面积和杭州西湖相当。

  据悉,滴水湖由海南龙湾港集团历时15个月开挖而成,共挖土1780多万立方米,这些土方的体积相当于15个上海金茂大厦。

  在临港新城,记者见到了已经完工的滴水湖。该湖是淡水湖泊,湖水通过大治河引自黄浦江。远远望去,整个湖面碧波万顷、绿水荡漾。

  在港城公司的一张卫星(张卫星新闻,张卫星说吧)影像图里,记者看到,133平方公里填海而成的陆域已经一目了然。

  在临港新城上面的建设已经开始,滴水湖的左侧,就是开发中的产业区和物流基地。

  三年造城

  尽管造价高昂,但出于城市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经多方论证,2003年,临港新城一期项目开工。

  临港新城管委会一位官员表示,该城是上海城市发展战略中重点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不仅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城建设,中央的领导也曾亲临现场视察。出于对临港新城建设的重视,上海市副市长杨雄亲任临港新城管委会主任。

  临港新城东临东海,南与普陀山、嵊泗、大小洋山隔海相望,交通便捷,距离浦东国际机场27公里,距离市中心75公里,距离洋山深水港32公里,距离东海大桥5公里。

  “修建临港新城是上海市政府的战略需要。在临港新城,将修建巨大的物流基地,辐射长三角地带,相临的两个制造业强省江苏、浙江都会把货物经由临港新城运至洋山码头,再船运至海外。而在未来的10年里,洋山港依托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世界制造业中心的优势,将成为超过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的全球最大国际货运码头。”上述管委会官员表示。

  一位负责临港新城招商的官员透露,截至目前,已经有10余家国际级物流企业进驻临港新城。而主城的市政工程和绿化,大多已修建完毕。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水产大学也已在临港修建新的校区,预计明年开始招生。

  “目前城市核心区域绿化面积达60%以上,以后将修建商业中心、商品房、高档别墅和旅游观光类地产”,港城公司副总工程师陈银祥介绍。

  至于以后临港新城的房价会是多少,南汇的一位地产界人士估计,可能会在8000元之上,因为整片土地都是填海而成,市政建设又是按照发达国家标准修建,地价肯定不会低。

  反对的声音

  “133平方公里的填海工程,将导致芦潮港沿岸的湿地全部消失。而这片滩涂,是珍稀候鸟的栖息地,每年冬、春两季都有大批珍稀鸟类途经这里。填海之后,海洋渔业也会受到影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一位环保人士表示。

  而在11月1日开始施行的《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第二章第十条规定,围填海工程必须举行听证会。《条例》还规定,凡是50公顷以上的填海工程,100公顷以上的围海工程,必须出具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并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对此,临港新城一位官员承认,临港新城的开发,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因为芦潮港整片都是湿地,滩涂上适合鸟类生存,同时也有大量的海洋生物。“我们在把海滩围起来之后,有些地方并不会马上吹填。围垦的速度虽然很快,但是,我们也不会立即交给工厂使用,有些需要建成观景带的,我们仍然会保留湿地。”

  一位资深工程师对填海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解释,他说:“在海洋演变过程中,陆地是慢慢堆积出来的,整片芦潮港,在1300年前仍然是海洋,随着长江的流入,入海口的冲击平原事实上正在慢慢形成,这次填海对环境影响不大。”

  “尽管今年国家对土地进行了宏观调控,但从长远考虑,这是一个利大于弊的项目。”一位官员表示。

  “归根结底还是土地资源的获取,像上海这样的国际都市,已经难觅未经开垦的土地,而填海,可以获得大量的土地,这些都是城市扩张的必然结果。”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来源:经济观察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