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人民网环保频道,今天我们有幸请到额尔古纳钱瑞霞书记。额尔古纳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刚见到钱书记的时候,钱书记给我的名片就把我吸引了,她的名片十张是一套,光看这个额尔古名片就被这个额尔古纳颜色吸引了,额尔古纳是什么意思呢?
钱瑞霞:额尔古纳实际是一句蒙语,是我们的一条河,就像长江和黄河一样,就是我们的母亲河,这是我们的一个特殊区域,是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交接的地方。
主持人:给我的这张名片背后的图片也很特殊,是很多的动物,从苍鹰到骏马都有。您能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是什么意思吗?
钱瑞霞:额尔古纳是中国的一个点,最值钱的地方是全生态、原生态,另外额尔古纳是我们游牧民族、蒙古族的发源地,这个LOGO一方面表示我们的原生态,绿色,另一方面相当于我们游牧民族出发的意思,所有的动物、植物都是我们的额尔古纳最喜欢的东西,包括骏马、残英等等,还有市树市花和市草。
主持人:额尔古纳存在生化退化的问题吗?
钱瑞霞:当然了,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草原等都在我们周围,我们是又有森林,又有呼伦贝尔草原,又有湿地,我们叫它是全生态,这个是一个生态脆弱的地方,当然面临一个被破坏和退化的危险。
主持人:我们之前看媒体报道,媒体把您称作是额尔古纳的女儿,您介绍一下您什么时候就任额尔古纳书记的呢?市委书记好当吗?您对当地的环境进行了抢救式的保护,这个生态环境面临什么样的危机,您带领的领导班子对环境保护做了怎么样的保护呢?
钱瑞霞:不仅仅我是额尔古纳的女儿,我们所有的游牧民族的根就在额尔古纳,是我们少数民族的根,实际上额尔古纳这个地方是一个生态非常脆弱的地方,当然也是一个非常神气和美丽的地方,为什么提出抢救式的保护,因为这个生态是处于一个原生态的景观,生态类型非常的齐全,这是祖国最后一个净土,是一个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作为全生态的地方,是一个非常大的面积。由于历史的原因,当地少数民族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么多年把生态景观保护下来,面临新的开发时机的时候,我是觉得我们应当主动的有意识地抢救式的保护生态,这主要是作为这个城市最值钱的原生态,全生态或者是少数民族的文化的圣地,应该是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主持人:我听说您想把额尔古纳市建成生态区,我们熟悉80年代的经济特区,对生态特区非常的陌生,您是怎么想到,或者是额尔古纳市委班子如何想到建立生态特区的概念,这个在您的脑海当中是什么特点呢?
钱瑞霞:这个是我们提出的一个想法,也是我们当地政府的规划,我们是通过两个五年或者三个、四个的五年规划,把中国最后一块全生态、原生态最后一块绿色净土建设一个生态特区,这也基于我们国家的政策调整,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实际上作为经济特区,是因为我们国家20年前需要发展经济,经济特区起到了示范的作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就需要考虑生态特区,额尔古纳可能是建设生态特区的突破点,第一是人口非常少,一平方公里还不到3万人,是接近一个无人区,第二个是全生态的地区,除了沙漠化以外,其他的类型非常的齐全,第三个他有足够大的空间,将近三万平方公里的空间,相当于我们内地几十个县的综合,他的生态价格是几十个县的公共价值,我们国家可以用最好的成本保护这个生态的价值,所以我想随着我们全球化对生态的认识,和生态公共服务价格的认知,我相信我们的空气我们会有一个得到生态的补偿,这不仅仅是一个生态的概念,也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的概念。
主持人:我听您介绍这个概念,绝对不是词汇的组合,而是包含了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念,充满了崭新的一种发展理念的体现的一种创举。也体现了您在可以说是额尔古纳人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这种从世界观和自己的生产实践中所总结的一种建设的观念。
钱瑞霞:当然这也是体现我们地区的城市发展的理念问题,那么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有竞争力的问题,竞争力的前提是我们要挖掘每一个城市的竞争力的运用,最值钱的是什么,额尔古纳最值钱的是原生态,全生态,特殊的人文历史和民俗,基于这种想法,我们觉得全国搞经济的同时,我们之前的生态价值以环境为中心是全方位的发展,以生态产业为支撑,各个民族和谐发展,我们实现原始的农业发展到生态产业的跨越,这样可以发挥我们地区的优势,又可以把我们的资源加以利用,达到一个非常和谐的效果,这个是理念的问题。
主持人:从这个思路建设,有没有担心对短期的经济效益,经济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还是说从长期发展正面的收益会更多呢?
钱瑞霞:从短期来讲,必须牺牲一些短期的利益,这个是我经常讲的,我们现在是一个阵痛的阶段,我们的希望马上就来临,在这个阶段我们能不能牺牲眼前的小利益,然后培育我们的长期产业,这个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额尔古纳的人口不到八万,我们的资源丰富,当地人均收入超过我们自治区的人均收益,所以我们没有牺牲当地老百姓的利益,并完全可以把这个产业培育起来,做长远一点。
主持人:现在的生态特区已经开始建设了吗?
钱瑞霞:当然。
主持人:在您建设的过程当中您觉得可行性大吗?
钱瑞霞:非常可行,这个第一是一个理念的问题,第二是作为当地的党委政府,一定按照生态特区的设想,制订宏观性的规划,我们把它交换规划性环评,你培育个产业,开工一个项目,引进这个工厂的时候,第一个要看是不是对环境最好的,是不是可循环资源的,是不是培养当地的景观,这个是第一个概念,如果可以把握好的话,我们一定可以做好的。同时拒绝油污染的企业,所以生态特区实际上是让当地人共同认同这个理念,当地政府培育这个产业政策,培育这个产业,是一个自觉的行为,创新的行为,当然得到国家的政策是更好的。
主持人:你推行这个理念的过程当中,觉得有没有遇到困难?
钱瑞霞:当然,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人的问题,所以我们实现的这种跨越式发展之路,是用我们原生态的自然的东西,和工业化的发达地区进行对接,对接是跨越式,这个不是想象的跨越,是人的理念、观念的跨越,人包括城市的管理者,当地的农民,是不是由原来的传统的农牧业阶段,能够适应生态产业的技能,人是最大的一个问题,当然有一些眼前的资金的压力,培训,一系列的障碍的问题,当然要想跨越,我觉得需要力量的一种跨越。
主持人:您觉得这些困难当中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钱瑞霞:还是人的问题,包括城市管理者的理念问题。
主持人:您在提出这样一个生态特区概念的时候,有没有借鉴其他地方的做法,或者是您觉得现在推行的生态特区对其他的地方产生个什么样的推广意义呢?
钱瑞霞:在十五期间我们党委政府提出这个战略目标的时候,确实得到了环境研究组织,包括自然之友等大力的支持,包括国内的很多生态专家,经济学家的支持,认为我们的路是可行的,基于额尔古纳当地的实际和人文,特别是人文条件,作为额尔古纳是内蒙古的发祥之地,少数民族的生活适合我们的发展新兴产业,包括我们的旅游、外相的口岸拉动等等,这些当地人比较易于接受。
主持人:从您这几年的努力来说,您觉得额尔古纳建设生态特区已经取得了成绩了。你能举一个实例来说明吗?
钱瑞霞:选择这个路是非常不容易,这是我们整个额尔古纳民族选择的,经过“十五”的的努力,现在我们保存了非常完好的景观,实际上地下有很多的油,很多的矿产,五年以内我们没有引进任何一个有污染的企业,我们没有开一个小型的有污染的的工厂,所以我们额尔古纳还保留着自然的景观,这个成为一个生态旅游和科研的基地,具备很大的一块市场。
现在我们想用生态特区发展我们的生态产业,我们力争建立安全生产基地,我们生产的任何食品,包括我们的粮,油、奶是在生态特区的环境下生产的,是没有任何的污染,是没有人们的残留污染的,我们寻求一些技术的支持,希望得到相关部门的认证,那么生态产业是我们的很大的支柱产业,我相信我们的生态旅游和我们的有机食品有巨大的市场。
另外我们和俄罗斯有一河之隔,有两个口岸,我们可以对这个口岸进行拉动,现在这个城市的发展会有巨大的空间,经过生态特区的实践,使我们当地干部和老百姓增强了环保的理念,和绿色消费的概念,相信额尔古纳不会逆转,我们可以向子孙交代,可以保障一个相对完整,原生态的进行发展的路子。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的努力,在“十一五”你有什么计划呢?
钱瑞霞:我们在“十一五”提出的目标,还要尊重中央和谐发展的理念,作为额尔古纳我们总的目标是和谐魅力小城镇的目标,我们的人比较少,包括当地人、民居、文化是非常和谐的,以这个魅力小镇的品牌树立起来,我们以生态产业作为支撑,以口岸作为外相的拉动,从我们比较原始的农牧林产业,跨越到生态产业的这样一种新兴产业形态,这个过程通过我们的产业创新、制度创新达到这个目的,恰恰这两天六中全会刚结束,我非常高兴,中央提出创新发展机遇,我们额尔古纳在这个路子上有要走远,我们额尔古纳包括旅游、休闲的度假的升级,生态经济会给我们额尔古纳带来非常好的回报。
主持人:提到旅游很多人觉得旅游和生态保护是一个矛盾的概念,不知道在生态特区的概念里面,你理解和将要发展的旅游和你的生态特区有没有冲突呢?
钱瑞霞:有冲突,大家都知道额尔古纳非常美丽,非常漂亮,为什么我们的旅游人气比较少呢?这主要是基于我们当地的党委和政府对于处理这个矛盾没有真正准备好,如果大量引入人流以后,我们就会产生环境破坏,我们现在学习各地的经验,要做特色旅游,高端旅游,我们谈高端是为了喜欢额尔古纳的人,比如说写作、科研、创作,比如说喜欢自然的人,爱护生态的人,领悟大自然,体验当地少数民族风情,前提是对游客进行环保教育,我们和地球村合作,希望把额尔古纳做成生态村的教育典范,希望在领略民俗的同时上一堂生态环保教育课。
主持人:不知道您刚才有没有看人民网,我们这个最大的标题就是额尔古纳的精美照片,从您刚才的描述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静态的照片,还听到一个生机勃勃的充满光明前景未来的一个额尔古纳市,今天非常感谢钱书记作客我们的人民网环保频道,接下来有一些网友的问题要进行回答,希望网友不要走开,一会有什么问题钱书记会跟大家进行面对面交流。
钱瑞霞:谢谢。欢迎大家到额尔古纳。
转自:美国环保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