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物 仅仅拒烹还不够
2006-10-27

 

    据《中国绿色时报》9月27日报道,山西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在太原市动物园发起“拒食、拒烹、拒售野生动物”签名活动,49名“绿色厨艺大师”高举横幅,倡议“珍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得到了山西省85个县(市)1万多名厨师的热烈响应。

    这则报道文字虽短,却意味深长,且有很强的“借鉴”作用。试想,假如把山西的经验推而广之,全国大大小小宾馆饭店的厨师们一律“拒烹”,野生动物不就可高枕无忧、安享太平盛世了吗?这种假设犹如三岁顽童的思想,很幼稚,甚至有些可笑,是骗不过食欲很旺的“社会人”的。窃以为,珍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仅仅依靠厨师的拒烹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态。

    中国人的饮食之道是堪称“文化”的。体现在生活中,无论是厨师还是食客,都愿在菜肴的烹饪和品尝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无论是私人的请托,还是公务活动,都要与餐桌结缘,需要有觥筹交错这么一个程序。在经济困难的时期,鸡呀鱼呀已能安慰食客的舌头了。但在经济条件不错的今天,食客的舌头就越来越难伺侯了。为了实现集体或个人的某种目标,有些地方不惜大肆猎杀野生动物,连国家明令保护的动物也成了某些人的盘中餐。眼下的行情是,吃常见的野猪野兔已不过瘾,最好还要尝尝乌龟、猴脑、穿山甲、猫头鹰、娃娃鱼什么的,只有这样才能显现主人的热情和客人的高贵。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尽管吃野生动物实在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违法行为,无谓杀生,枉费钱财,破坏生态平衡,还可能染上“非典”一的病毒。说起味道,那些来路不明、未经检疫、不知道死了多久病了几时的东西也乏善可陈。至于营养,难道吃得起这种东西的人还缺乏营养吗?之所以乐此不疲,生意红火,既有食客猎奇、食补心态作祟,也是餐馆逐利目的使然。而这两种“恶习”当下都已贴上“文化”标签,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捕杀与售卖野生动物屡见不鲜,也就不足为奇了。

    饕餮之徒猛于虎。厨师拒烹犹如釜底抽薪,无疑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并不等于野生动物无生命之虞了,“暗渡陈仓”会让厨师的“拒烹”一触即溃——餐馆不烹,家里照样可烧;明里不烹,私下照烧不误,只要食人之未食,只要有厚利可图。更何况,现代社会的一些作派比饕餮之徒的影响更恶劣。据报道,某地有一景点因知名度不高游客稀少,竟想出了“诱杀泼猴”的歪点子来招揽顾客。至于景点、动物园投放活牛、活羊、活猪让老虎、狮子现场活吃;以营利为目的斗狗场比赛异常血腥、残忍,一只只活狗鲜血淋漓,血肉横飞;还有一些地方根据顾客之需,对活驴的肉进行现割现卖,让人惨不忍睹……诸如此类“新闻”常常充斥于报端,视觉污染造成的后果是否更甚于饕餮之徒!笔者曾在《有感于猎狗叼龟》一文中写道:“要解除这种生态危机,远不是科学技术的问题,也不只是制定法律法规的问题,同时还涉及到我们最根本的生活方式和生存哲学问题:吃什么,怎么吃。”

    民以食为天。山西省1万多名厨师从自身做起,“拒食、拒烹、拒售”野生动物,确属难能可贵。笔者之所以说“仅仅拒烹还不够”,是基于保护野生动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一线厨师的自觉行动,更需要全民的参与,需要所有人对自身的奢欲加以理性的克制,所谓“气可鼓不可泄,欲可消不可长”也!

相关新闻链接:

万名厨师承诺 不再烹饪野生动物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