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达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却是县级保护,有关部门正着手申报省级
随着天气转凉,候鸟纷纷飞抵“鸟的天堂”——闽江河口鳝鱼滩湿地。昨日,记者在湿地观测到4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还有4500多只野鸭子。
但记者了解到,污染、人类活动、外来物种正严重威胁着“鸟的天堂”。已经达到申请国际重要湿地标准的鳝鱼滩湿地,目前还只是县级自然保护区。
可喜的是,有关部门正在努力,并着手将其申报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昨日,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到现场调查。
污染
皮鞋、篮球、酒瓶、污水……
在鳝鱼滩,尤其是海堤边上,记者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垃圾:皮鞋、方便面盒子、篮球、酒瓶……据了解,这些垃圾是从闽江上游漂下来的。
除了垃圾,污水是另一个重要污染源。据介绍,周边居民的很多生活污水排入湿地,而对湿地影响更大的是周边纺织厂排出的工业污水。
人类活动
围垦、捉鱼虾、捕鸟……
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是非法开垦。前一段时间,有人在鳝鱼滩湿地非法围垦养跳跳鱼,在有关部门的及时制止下,所幸没有对湿地造成进一步破坏。二是跟鸟类抢食。每次潮水退后,湿地滩涂上都会留下很多鱼虾等,这是鸟类捕食的好时机。但当地一些渔民常常在这个时候到滩涂上抓捕鱼虾,跟鸟儿抢食。三是非法捕鸟。有些人偷偷跑到湿地,用诱饵非法捕鸟,然后拿到市场去卖。
外来物种侵蚀
互花米草威胁物种多样性
记者在现场还发现,一种叫互花米草的外来物种在鳝鱼滩湿地长得非常茂密。这种草原生长于美国,我国一些省份如江苏将其引进用来造陆。鳝鱼滩湿地的互花米草可能是海水带来的。
据介绍,疯长的互花米草会对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造成威胁,不利于鸟类取食。而非法围垦者把芦苇和江芏除去,使互花米草长得更疯。
保护级别太低了
据省野生动植物与湿地资源监测中心主任余希介绍,鳝鱼滩湿地有五项指标已经达到国际重要湿地的标准,分别是:地理位置接近西伯利亚-澳大利迁徙线路的中间点;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类众多;某一阶段种群数量达到20000只;10个物种种群数量占全球总量的1%;回流鱼类的产卵区。
按规定,只要其中一项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就可申请国际重要湿地。但目前鳝鱼滩湿地还是县级自然保护区,资金、人员等都存在困难。据了解,鳝鱼滩湿地目前只有两名兼职人员从事现场管理。
余希告诉记者,目前相关部门正着手将鳝鱼滩湿地申报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促进湿地的进一步保护。昨天,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到湿地现场调查,为湿地未来的功能区划提供依据。
来源:东南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