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笔财富,大到企业的水循环使用、能源回收;小到家家户户节约每一滴水,废旧物品再利用。
今年是厦门市“中华环保世纪行”的第3个年头了,今年的主题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只要你细心观察,你会发觉“循环经济”与“节约”理念已走入企业和千家万户。本报记者晓丽将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一一捕捉和诠释厦门这座城市的“节约”理念。昨日是今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开始的第一天,晓丽带您走进厦门市火炬学校,上一堂特殊的数学课。
学生们将月饼盒制作成各种手工艺品,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上海每年消耗800万盒月饼,堆起来有1800座金茂大厦高。”“每生产2000盒月饼,相当于砍伐一棵树。”昨日,在厦门市火炬学校的一节数学课上,学生们与老师针对“月饼盒中的数学”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从网上、书籍中收集了大量有关月饼盒的“数学”,一一在课堂上“奉献”出来,一串串的数字让孩子们得出的结论是:月饼盒给社会带来太大的环境负担了。由于中秋节刚过,老师让大家报出了各家拥有的月饼盒数,最后给孩子们出了一道难题:20个人37个月饼盒,每人平均有几个?按这样的消费水平,全年段450人,全校1500人,全市中小学生20万人,又分别要消费多少月饼盒?结合月饼盒消耗树、花费钱、消耗水、出垃圾等的一溜数字,最终又要消耗多少能源……
一道道乘法运算让孩子们埋头苦算,计算中,孩子们发现了小小一个月饼盒,背后居然是这么一串惊人的数字。
“上这类课程的目的,就是向孩子们灌输了一种环保理念。”厦门市火炬学校校长王哲红说,目前中国的环境问题逐步恶化,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没有环保意识,而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学校。
据厦门市环境宣教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厦门市逐渐加大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绿色教育,环保教育已开始走入学生们的课堂,走入孩子们的生活。据统计,目前厦门市有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省级绿色学校12所,市级绿色学校49所。
来源: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