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几近消亡的伊朗细密画
2006-10-20

  细密画始于《古兰经》的边饰图案。它是一种用来装饰书籍的精致小型绘画,一般认为起源于欧洲的手抄本和小型木板蛋胶画。它在帖木儿王朝(约公元1369~1500)达到鼎盛,18世纪后因欧洲殖民者入侵而几乎消亡。

关于细密画的简要历史

  细密画(miniature)——细密画是波斯(现今伊朗一带)艺术的重要门类,始于《古兰经》的边饰图案。它是一种用来装饰书籍的精致小型绘画,一般认为起源于欧洲的手抄本和小型木板蛋胶画。它在帖木儿王朝(约公元1369~1500)达到鼎盛,18世纪后因欧洲殖民者入侵而几乎消亡。

  随着时代的变化,它们有的画在羊皮纸上,有的画在纸上,也有的画在书籍封面的象牙板或木板上,形式不一。多数采用矿物质颜料绘制,甚至把珍珠、蓝宝石磨成粉当颜料。埃及新王朝(公元前16世纪)法老陪葬品中曾发现过插图卷物,人们认为这是最早的细密画。以后细密画曾在希腊和罗马广泛流行,但幸存下来的实物很少。它在帖木儿王朝(约公元1369~1500)达到鼎盛,18世纪后因欧洲殖民者入侵而几乎消亡。目前世界各国博物馆、图书馆、私人收藏的细密画绝大多数是拜占庭、波斯、加洛林、 奥托、 尼德兰的手抄和小型木板蛋胶画。 

  细密画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艺术,本质上是贵族艺术,并没有在民间普遍流传。在中世纪的欧洲上流社会和波斯伊斯兰教哈里发宫廷中,细密画被视为珍品而互相赠送、收藏和玩赏。细密画的画师多数集聚在宫廷中。随着活字版印刷术和照相术发明与普及,细密画形式也逐渐消失,但细密画的艺术风格仍对现代的艺术继续产生影响。 

  最著名的是尼德兰林堡兄弟1433年开始为贝里公爵画的10幅《祈祷文插图》,画面极为精美,用珍贵颜料画在羊皮纸上。另外波斯细密画也很著名,它盛行于阿尔-卡尼德时期、萨非时期和后萨非时期,每个时期内又分为各种不同派别,14~16世纪间有一支庞大的细密画队伍。细密画在宫廷、贵族中广为流传,它代表伊斯兰伊朗美术的一个高峰。

  奥斯坦.穆罕默德.法尔希奇扬(Ostad Mahmoud Farshchian)是伊朗细密画的杰出代表,1930年生于伊朗伊斯法罕,师从于另一位伊朗绘画大师伊玛米。他对诗歌有着天赋的灵感,并成功地将之体现在作品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马约尔称赞他为“一位属于全人类的画家”。

来源:搜狐社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