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全力阻击“一枝黄花”
2006-10-20

  10月17日,晨报刊登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本市居民小区的报道后,晨报热线不断接到读者来电,反映“一枝黄花”在城区的许多小区、空置工地里大量出现,市民希望各方能行动起来,阻击“一枝黄花”入侵,保卫城市生态。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除了通过风、鸟类传播外,绿化移植、搬运泥土等人为因素已成“一枝黄花”迅速蔓延传播的主要原因。绿化管理部门表示:“‘一枝黄花’极易扎根疯长,但只要各方行动起来,这种植物并不可怕。”

  灾情分布

  外环、中环附近灾情较严重

  晨报热线在3天之内接到近百个电话,反映“一枝黄花”入侵所在地区。从地域分布看,外环线、中环线附近灾情比较严重,浦东、宝山、闸北、普陀、松江、闵行的一些地方,甚至可以清晰分辨出从一个小区蔓延至另一个小区的轨迹。

  在绥德路近祁连山路的一块空地上,已经存在3年左右的“一枝黄花”“大军”显得分外妖艳,在这块泥地上已很难发现有其他植物存活。从去年开始,附近居民小区陆续出现“一枝黄花”的踪迹,并不断扩散。

  恒凌公寓位于永和路599弄,居民大多在2003年之后开始入住,从2年前开始,该地区遭“一枝黄花”入侵。现在,两块独立绿化带上除雪松、龙柏和桂花树外,“一枝黄花”正在疯长,原本种植的绿化草坪已成一簇簇枯草,一些被夺去营养的小树已毫无生机。

  在军工路400弄的一幢居民楼底楼,一株株高约2米的“一枝黄花”从天井外墙探出头来,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灾情开始出现内环附近

  从今年开始,“一枝黄花”出现在内环线之内,并已显示出疯狂的生命力。

  在卢浦大桥耀华路出口附近,一块几万平方米的空地上密密麻麻地长着“一枝黄花”,远远望去犹如油菜地。负责看管空地的几名保安告诉记者,这种草从今年3月开始出现,7月开始疯长,很快开出一朵朵金黄色的花。保安拿出一本工作日记,上面写着“9月19日清除杂草”。“我们一直在用割草机对这些草进行清除,每次都要割100多平方米,但割完没多久它们又长出来。到后来,清除工作远远比不上它的生长速度。”

  在虹口区华昌路66弄海伦新苑,“一枝黄花”从今年开始悄悄“落户”并疯狂扩张势力范围,居民们感叹“这种东西好像杀不死,拔掉之后很快就能再长出来。”

  在浦建路1578弄的龙昌苑小区,“一枝黄花”与业主栽植的鲜花长在一起,并不断侵夺其他植物的空间、营养。居民分析说,从风向上判断,可能是随风从其他已经感染了“一枝黄花”的小区传播而来的。

  空置工地情况更不容乐观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5处空置的建筑工地,发现这些地方“一枝黄花”灾情相当严重,并已成为周边地区的“传染源”,但绝大多数地块所有者并没有采取措施。只有耀华路700号空地有人看管并处理“一枝黄花”,保安表示,之前曾动用推土机、除草机将其除去,现在知道这些措施不能清除,所以打算增加人手来处理并集中焚烧。

  事件进展

  多数小区物业已开始清除

  近日,记者走访了一些出现生态灾情的小区,发现多数小区物业已经行动起来,尽力清除“一枝黄花”。一些物业公司纷纷表态,解决这个问题无需向业主收取额外的费用。

  恒凌公寓的物业人员告诉记者,2年前,这种陌生的植物开始出现并很快大量繁殖,物业当即决定定期清理,当时居民还颇有意见,认为不该清除这些美丽的植物,为此物业还做了不少思想工作。现在,物业通过晨报报道得知“一枝黄花”必须手工拔除然后焚烧,工作人员已经按此办理。

  负责军工路400弄的物业经理袁先生告诉记者,得知“一枝黄花”入侵后,立刻与业主取得联系并进入天井查看,昨天下午,物业人员和居委会干部花了1个小时将天井内的“生态杀手”连根拔除。

  部分市民愿意周末担任义工

  许多认识到“一枝黄花”危害性的市民向记者表示,愿意担任义工,为所在小区清除“生态杀手”出力。

  家住松江荣乐东路的居民张女士告诉记者,昨天自己休息,就与小区里的不少居民一起,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连根拔除“一枝黄花”,最后统一焚烧。她说:“通过晨报的报道,我们知道‘一枝黄花’会给生态带来巨大灾难,我与小区里的不少业主一起,决定周末当义工,与物业一起清除这种入侵植物。”

  家住军工路400弄的居民施阿姨告诉记者,“一枝黄花”出现后,小区里的其他野草居然渐渐没了踪影。“从现在开始,我发现一株就拔除一株,因为这种植物生长传播迅速,不及时处理就会殃及其他小区。”

  绿化部门

  目前是防治“一枝黄花”关键时期

  昨天,绿化管理部门表示,“一枝黄花”每年9月开花、12月结种、次年发芽,种子可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随风四处飘散,因此目前是防治的关键时期。“手工连根拔除然后集中焚毁,如此连续行动2到3年,就能基本将其清除。”

  “如果拔除处理不干净,极有可能导致‘一枝黄花’再生。”金山区林业站工作人员田小青告诉记者,“比如在树木移植栽培过程中,埋有种子的土壤被移到别处也会造成散播。”他说,不可将拔除后的“一枝黄花”放在绿地上,之后将这些尽快集中焚烧干净。

  上海枫华园林公司副经理卜桂家提醒说,“一枝黄花”根系发达,生长牢固,应选择下雨后土壤较松时拔除,或在拔除前先润湿翻松土壤。

相关新闻链接:

“加拿大一枝黄花”入侵淮安

  昨天,记者接到热心市民黄先生报料称,在淮安国际商城对面的八方电工集团工厂内,疯长着高达两三米,颇似芦苇的植物,这种植物开着鲜艳的黄色小花,俗称“加拿大一枝黄花”。接报后,记者迅速赶到现场。

  在八方电工集团工厂门外,记者就远远看到了这种形似芦苇、开满黄花的植物。该厂保安告诉记者,去年该厂就长了几株这样开满黄花的植物,当时也没人注意,但现在,厂区已经到处遍布了这种植物,繁殖能力让人吃惊。记者进入厂区后发现,黄花植物长得到处都是,且每株黄花上都有数不清的绿头苍蝇落在上面。一眼看过去,这种植物大约2米高,较高的可达3米,迎风飘动,看起来极为茂盛。但厂里的工人并不知道这黄花是何等植物。

  记者随后上网查阅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有关资料发现,该厂区黄色小花植物特征与“加拿大一枝黄花”完全吻合。昨日下午,记者在淮安市植保植检站得到确认,该黄花植物确为“加拿大一枝黄花”。淮安市植保部门昨日透露,他们得到举报,已安排楚州植保部门前去销毁,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这种曾经一度被当做观赏植物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目前遭到全国各地农林部门的通缉。据介绍,“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上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进“落户”上海、南京一带,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河滩、荒地、道路两侧、农田旁边、平原城镇住宅旁甚至绿化地带的杂草。“加拿大一枝黄花”在上海蔓延后,在近20年来导致上海地区30多种土著植物物种的消亡,严重影响原有植被,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管理较粗放的绿化地,栽种的绿化灌木一遇上它,便成片死亡,棉花、玉米、大豆等旱地农作物和水田种植的茭白产量和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

相关知识链接:

  “加拿大一枝黄花”能长到1.5至3米高,上部开黄花,有分枝,中下部没有分枝,主枝直径达2厘米,常呈紫黑色,着又短又密的硬毛;叶子呈互生状态,长12至20厘米,宽1至3厘米,边缘有不明显的锯齿状;地下有横走的根状茎。

来源:新闻晨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