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黄河补给区生态恶化严重
2006-10-18
     新华网兰州10月17日电(记者朱国亮)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恶化严重,与20多年前相比,补给水量大幅下降。

    这是记者17日从正在兰州召开的《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评估论证会上了解到的。这次论证会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主持召开的。

    据与会的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院长王建宏介绍,由于生态急剧恶化,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水源涵养能力普遍降低,河流补给量急剧减少。据水文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20多年里,这一区域对黄河干流补给的水量减少了25%,对发源于甘南的两条黄河主要支流--洮河、大夏河补给的水量也分别减少了约27%和12%。

    王建宏描述说:“近20多年来,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境内28条黄河支流,已有11条干涸,还有不少成为季节性河流,数百个湖泊水位明显下降;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有‘高原水塔’之称的尕海湖也曾4次干涸见底。”

    与会专家介绍,1956年-2004年的观测数据显示,这一地区每年向黄河补水约65.9亿立方米,约占黄河总径流量的11%。如果加上四川若尔盖高原来水,黄河流经甘南后,径流量要增加约105亿立方米,占到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黄河年均径流量的18.6%。

    与会专家介绍,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恶化还表现为草场沙化、退化、盐渍化严重,草地生产能力大幅度下降;湿地面积锐减60%以上,植被覆盖度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部分居民甚至“守着源头没水喝”,不得不背井离乡,迁往其他地区。

    专家普遍认为,人口数量增加、过度放牧与采伐以及气候的变化是导致这一地区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王建宏说,2004年,当地人口与20年前相比,增加了25%,实际放牧数量超过理论放牧数量90%多。

    目前,国家已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列入限制开发类主体功能区,并计划对其恶化的生态进行综合治理。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