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区兴寿镇香屯村昔日重要口粮田 一年两季 亩产近千斤今日村民挖沙卖钱耕地变大坑———
昌平区兴寿镇香屯村北,一块近百亩的集体耕地因部分村民在此挖沙卖钱,已变成一个深达十几米的大坑。
据这里的村民介绍,这块集体耕地的地下原来是古河道,埋有大量的沙子。2004年底,就有村民偷偷到此挖沙卖钱。由于一直没人管,挖沙的人越来越多,坑也越挖越大。现在,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挖沙,挖出的沙子直接运到建筑工地。
重要口粮田挖沙遭破坏
昨天,记者来到挖沙现场,看到一个大坑。
记者以步代尺,粗略地量了一下———大坑长约600米、宽约80米,一般地方有两三米深,最深处达到十多米。坑底还布满了由于长期挖沙采石形成的大小深坑。有些坑边的土地已坍塌,最长坍塌处近百米,最短的也有十几米。在大坑边记者发现有不少的小沙坑。
据村民任先生、尹先生介绍,这里在挖沙之前一直都是耕地,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两季,亩产近千斤,一直都是村里重要的口粮田。有人望风不准生人靠近
在大坑北侧,记者看到有八九个人在挖沙装车。当记者一出现,就引起了这些人的警觉,并且制止记者靠近。
据尹先生介绍,这里挖沙的都是本村的村民,没有外村人。每天有人轮流望风,不准生人靠近,当然更不准外村人挖沙。不少村民家门前有沙堆
据尹先生介绍,挖沙人每天天一亮就开始挖,直到天黑才收工,有的时候还挑灯挖沙。一个人一天能够挖20立方米。
香屯村不少村民家门前都堆放着沙子。记者问一个站在家门口吸烟的村民:“您家有沙子要卖吗?”对方马上回答:“有,你要多少?”说着将记者带到他家院子的北边,这里有半人高的沙堆。对方告诉记者,如果要的多他还可以组织人到大坑里去挖。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香屯村大部分村民都到大坑里盗挖过沙子,但大规模每天盗挖只有二三十人,他们把盗挖沙子当成赚大钱的主要营生了。香屯村贩沙形成一条龙
村民孙先生长期盗挖沙子,他告诉记者,这里的沙子是河沙,颗粒细小、均匀,建筑上一般用来抹墙用。买主多为建材城的建材老板和建筑工地。
他说,建材老板和建筑工地一般是论车收沙,一农用三轮车沙子(约3吨)80元;一卡车沙子(约5吨)150元;装10吨左右的大型货车可以卖到300元一车,15吨以上的重型卡车一车沙子最多卖到500元。一天一个人按挖沙20吨计算,就可以挣到400元左右。他说挖沙不需要任何投入,只要有力气就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香屯村,还有人低价收购沙子,然后转手卖高价从中牟利。据了解,现在该村已经出现有人专门挖沙,有人收购,有人运输的情况。据村民反映,有的村民靠盗挖沙子已购买了汽车,盖起新房。
村委会说法
挖沙人多抓不过来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干部介绍,他们只能表面说不准挖沙。
村里也曾经处罚过,但是罚的没有人家挣的多,而且挖沙人这么多,根本抓不过来。
兴寿镇说法
上午派人到挖沙现场
上午,兴寿镇镇政府党委办的一位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镇政府没有给香屯村批准过任何挖沙取土的手续。上午,已派工作人员到现场看守,杜绝此现象再发生。综合执法队说法村民随意挖沙难治理
昌平区兴寿镇治沙综合执法队的一位值班人员告诉记者,香屯村没有任何挖沙取土的合法手续,就在上个月执法队还查获了6辆随意挖沙取土的大货车。村民自己随意挖沙取土的情况不好治理。
政策链接
国土资源部曾出台法规,明确规定挖沙取土者必须先取得采矿许可证,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挖沙属违法行为。
来源: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