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时下的建材市场,各式各样的建材产品中不少都贴有“绿色建材”的文字标志。略有不同的是,有的是理直气壮、大肆宣传,在商品显著位置或宣传品上大字标注;有的则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把“绿色建材”的字眼混杂在产品介绍的文字中。其实,据专家介绍,目前在我国建材市场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材”为数不多。也就是说,大多数“绿色建材”产品是在炒作。说得更严重一点,是“绿色欺诈”。
什么是“绿色建材”?
国际学术界认为,所谓“绿色建材”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绿色建材”的基本功能,除作为建筑材料的实用性外,还得能够维护人体健康和保护环境。作为一个建材产品,仅仅达到国家规定的几项强制标准,就说自己是“绿色建材”是远远不够的。
强制性标准不等于绿色标准
那么,强制性标准为何称不上是绿色标准呢?这里面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就好比制冷、节能是冰箱最基本的功能,能制冷不能说冰箱就环保,只有采用氟利昂替代产品,再加上低噪声和节能,才能说冰箱有了环境指标。《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限量》标准只是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进入市场的“准入标准”,是最基本的质量要求,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没有进入市场的资格,而非绿色环保产品的要求。绿色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才是在高要求下的推荐标准。可以说,前者表明的是国家对公众健康的关注,后者则是给公众更加充裕的安全空间,是绿色产品的认证标准。
建材市场上,之所以“绿色建材”的标志漫天飞,说穿了,就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使然。其实有三件事情一说明了,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决:一是目前各级环境认证机构的职能必须得到国家认监委的认可,不能进行超过自己运作范围的环境认证,更不能受经济利益驱动滥发证书。二是不管企业通过的是哪种环境标志认证,都必须通过第三方的有效验证。同时,即使是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企业也不允许使用“绿色建材”产品的字样,只能标注获得认证的内容。三是国际上认为“绿色”这样含糊或不具体的环境声明都不能用在产品商标上,否则便构成“绿色欺诈”。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引起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相信国家对这种关乎广大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重大问题,不久就会有相关政策或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管理。
来源:慧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