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华网厦门10月12日电(记者卢志勇)由于天气干旱、水源污染、人为浪费、管理缺位等原因,用水紧张成为人们越来越担忧的一个事实。有专家认为,到2025年全球将有30亿人生活在缺水地区。
2006国际海洋城市论坛12日在厦门开幕,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及中国、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地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就“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题发表演讲,表达了他们的忧虑和见解。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代表助理Kishan Khoday先生说,水资源对于减少贫困、保持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今年的“人类发展报告”的重心就是水和卫生。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亿人用水紧缺,这主要因用水管理不当引起的;而要缓解这种情况,就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据介绍,目前缺水最严重的地区包括中国北部、非洲北部、中东、印度北部、墨西哥部分地区和美国西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水教育研究所Jan C.Schippers博士称,预计到2025年,生活在缺水地区的人数将达到30亿。
“在上个世纪全球用水量增长了近十倍,在几个地区这个数量已达到或超过了可更新水资源的极限。”JanC.Schippers博士说。
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也表示,中国是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沿海城市水资源的缺乏情况更为严重,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中国各级政府正致力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完)
中国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缺水总量近四百亿立方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今天在“节水中国行”采访报道启动仪式上指出,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总量将近四百亿立方米,有四百余座城市供水不足,一百一十座城市严重缺水。水资源形势不容乐观。
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及资源遭破坏 湖泊面积严重缩小
现代版的“竭泽而渔”!如果人们仅关注自身经济利益而缺乏环境意识,技术措施可能会带来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7月26日,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副总工程师杨则东不无担忧地告诉记者:中国长江流域湖泊面积正在大面积减少,湖泊生态系统及资源组成已遭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由安徽、四川两省地质调查院和湖南省遥感中心、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共同承担的《长江流域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自2005年实施一年多来,近日也发出了同样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