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在塔河里捞鱼的母子满载而归。
夕阳下,塔里木河的水面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自1972年以来,新疆塔里木河下游大西海子的河道开始断流。2001年,国家投入107亿元开始对塔里木河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实施应急输水,目前塔河下游的生态面貌已经得到改善,许多地方枯木逢春,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全长1321公里,被新疆各族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
相关事件链接:
历史上,塔里木盆地周围的大部分河流都汇入塔里木河。人类不断地生产开发,许多河流被截流引入灌区,水量减少使有的支流不能注入塔河而消失。水量减少也使下游得不到灌溉的植被和胡杨大面积旱死。经常导致塔里木河下游水断流,不能注入台特玛湖,不能注入罗布泊,而只有少量水注入铁干里克的大西海子水库。塔河断流造成下游生态严重恶化,胡杨等植被形成的800里绿色走廊面临着新的生死考验。如得不到拯救,大漠流沙将肆无忌惮地向外扩张延伸,沙化、沙害、沙暴将进一步危害绿洲,危害广大南部疆域。专家学者的科学论断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投巨资综合治理塔里木河,实施塔河流域水量统一调配,向塔河下游多次紧急输水,大范围拯救下游胡杨植被。根治塔里木河战略的实施将逐渐改善下游生态恶化的局面。
塔里木河的胡杨林
相关新闻链接:
国家对塔里木河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
新疆新闻在线网8月4日消息(通讯员陈德峰陈韧):总投资103亿的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已初见成效,随着紧急输水,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移民的实施,干涸已久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出现了绿洲.“十一五”期间,国家、自治区对塔里木河进行全流域综合治理,将各源流区的分散开发统一到全流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加大源流区以节水灌溉为基本原则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增加各源流区向塔里木河的供水量。继续对塔里木河干流区进行河道整治,做好中、上游堤防工程,兴建卡拉贝利水利枢纽、库车铜场水库、布仑口-公格尔水利枢纽等一批有灌溉、防洪、发电综合效益的水利枢纽,提高向下游输水的效率,保护绿色走廊,形成环塔里木盆地绿色生态保护带。
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域,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喀什噶尔河、渭干河、开都河-孔雀河等主要源流和塔里木河干流组成。全流域地表水资源量为392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400万亩,是新疆主要的粮、棉、瓜果等生产基地和石油基地。由于人为的过度开发和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及原始植被的严重破坏,造成该流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50年代以来,仅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条源流向塔里木河供水。大西海子水库以下320公里河道已断流三十多年。为遏制塔里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势头,2001年2月28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批准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规划》,全面启动了塔河近期综合治理项目。已先后七次实施了向塔河下游绿色走廊救命式应急输水,在龟裂干涸三十多年的台特玛湖区,最大形成了约二百余平方公里的水面,结束了塔河下游300多公里河道断流30年的历史,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工程国家累计下达投资计划57.82亿元(含兵团),累计完成各级渠道防渗改造长度2040公里,完成高标准节水灌溉面积33万亩,新打机井571眼,完成平原水库防渗改造4座。塔河干流建成599公里输水堤、3座拦河枢纽和42座生态闸(堰);博斯腾湖东泵站、恰拉水库改扩建、阿克苏库河东岸总干渠三大标志性工程已基本完工并即将陆续投入使用。同时通过治理,全流域已实现年节水8.9亿立方米。
liangyufan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