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多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在迎来众多游客的同时,也“接纳”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果皮、纸屑、塑料袋、矿泉水瓶、啤酒瓶、废纸箱、冷饮罐、废电池等。
每当“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结束之后,“旅游垃圾”问题就会浮出水面。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2005年十一黄金周过后,从天安门广场上清理出来的垃圾,高达196吨。而制造这196吨垃圾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随意丢下手中食品包装袋、矿泉水瓶的游人。
旅游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日子因有了旅游而更精彩。遗憾的是,我们在旅游中的所作所为,正在成为“垃圾”的一部分。生产垃圾,制造垃圾,穿行在垃圾与风景的注视之间。风景区给旅游者带来了美的享受,部分游客回报给大自然的却是垃圾和污染。
据悉,每位游客旅游时,平均留给风景区约有半公斤的垃圾,如此测算,200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1亿人次,这样就会留下220万吨垃圾。
是什么原因导致“旅游垃圾”污染呢?一是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大多数游客没有养成将“旅游垃圾”回收带走的习惯。二是许多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缺少处理“旅游垃圾”的设施,或处理“旅游垃圾”的设施设置不合理。
完善旅游景点对“旅游垃圾”的处理设施,让游客有地方放垃圾是一种方式。那为什么游客们就不能自觉地处理好各自的旅游垃圾呢?因此我们特发起“旅游带个垃圾袋”这一主题志愿活动,此活动旨在唤起公众的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绿色奥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绿色奥运”是北京2008 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 其内涵就是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
“旅游带个垃圾袋”这一主题志愿活动旨在号召外出旅游的旅游者在外出游时,随身携带四五个专门收集旅游垃圾的垃圾袋。一路上将自身产生的废弃矿泉水瓶、塑料食品外包装盒,以及生活用纸等都装进垃圾袋。随后自觉地将打包好的垃圾袋放入垃圾桶或垃圾站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