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美国农业部对外宣布在美国市场上发现有未经批准的转基因稻米流通,缘由是拜耳公司在阿肯色州和密苏里州市场发现了该公司研制但未被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稻米LL601,并向美国农业部进行了通报。
这份声明在国内外即刻引起了强烈反应。美国大米价格旋即重挫5%,到达两个月内的最低水平。而美国各地的农民也因此向拜耳公司提出了数起集团诉讼,要求拜耳赔偿因此事件而导致的稻米价格大跌所带来的损失。
国际方面,欧盟在第一时间建立了针对美国转基因大米的临时应急措施,要求所有来自美国的大米出具不含有转基因成分的证明后方可入境,同时要求各成员国和进口商加强对大米进口的控制。而日本政府则立即宣布暂停从美国进口长粒大米。
但随着各国政府开始对本国进口的美国稻米进行检测,此次污染事件的波及范围越来越大。 首先是欧盟委员会宣布的检测结果显示近20%的美国进口大米检测出转基因成分。
随后多个国家(如德国、瑞士、奥地利等) 的超市也发现自家所销售美国大米产品中含有非法转基因稻米成分,并不得不进行撤柜或退货处理。而欧洲最大的大米贸易商也公开宣布将停止从美国进口大米。本月初,欧盟宣布将进一步加强监控从美国进口的大米,其中更为严厉的措施将包括对来自美国的大米进行强制检测。
此次美国转基因大米事件之所以令人关注,不仅因为其波及范围之广泛,而且也在于其揭示的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即转基因作物的管理问题。拜耳公司的这项转基因稻米研制和田间试验早已在2001年终止,但时至2006年,我们竟可以在全世界范围的食品市场上发现其踪迹。试验田中的转基因作物是如何走上餐桌的?目前世界各国还有许多转基因试验正在进行,大多数这样的作物都还没有获得政府批准进入市场,它们是否也有可能赫然出现在我们自己的餐桌上?作为生物的转基因作物具有繁衍的能力,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管理它们?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来源:绿色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