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 敲响生态安全警钟
2006-10-11

  据最新气象监测表明,青海湖以南地区沙丘正在以每年5.9米至8.6米的水平速度
移动,同时,这些沙丘正以每年20米左右的速度在“长”高。“由此可见,该地区的沙漠
化程度正在加剧,在危及青海湖生态安全的同时,还将影响青藏高原及大半个中国的生态平
衡”,相关专家指出。

  青海湖的巨大生态功能

  “如果没有青海湖,柴达木盆地的风沙就会吞噬大半个中国,青海湖在整个西部生态平
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熏青海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环境系教授张忠孝指出。据张教授
介绍,青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荒漠与河湟谷地之间,其对西部荒漠气候有着明显的作用。同
时,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干旱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原三大区域的交汇
地带,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
障。

  张教授还介绍说,青海湖流域面积30000平方公里,湖面面积4200平方公里,
大面积的水面、湿地通过蒸发作用能够产生大量水蒸气,不仅可以提高周围地区空气湿度,
减少土壤水分丧失,还可以诱发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源,形成优良的区域小环境,减少
风沙和干旱灾害。据观测,1959年至2000年间,年均蒸发量为4.5亿立方米,为
湖区和青海东部地区提供了大量的水汽来源。  

  青海湖“瘦”了

  “据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青海湖水文水资源观测结果显示,其水域面积曾超过
4568平方公里,50年减少了294平方公里”,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湖分局局长
吴得英告诉记者。据介绍,青海湖周围原有大小河流78条,冰雪消融及青海湖流域的降水
通过这些河流常年不断地向青海湖补充水源,但随着这些年来的生态恶化,现在多数河流已
经枯竭。目前,只有布哈河、沙柳河、黑马河等20多条河流有水注入青海湖,但水量已比
上个世纪50年代减少了60%以上,致使湖面水位每年至少以8厘米的速度下降。

  “近两年青海湖水域面积的扩张,主要原因是由于暖湿气候的突显,冰雪消融和降水增
加,使得环青海湖地区及布哈河、沙柳河等主要支流流域降水量明显增加。据我们观测,
2005年8、9月份,布哈河注入青海湖的水流量一度超过200立方米/秒,今年基本
保持在20立方米/秒左右”,吴得英说。

  据有关部门观测,青海湖除了湖面萎缩外,现已从单一的高原大湖泊分裂为大小不一的
湖泊群。早在20世纪60年代,青海湖北缘就分离出面积达48.9平方公里的尕海湖。
后来又分离出沙岛湖和海晏湖两个新湖泊。目前,在青海湖东北面,又有一个面积达96.
7平方公里的湖泊近期已基本从青海湖分离出来。

  生态警钟已经敲响

  青海湖水位的下降、水域面积的减少及环湖地区荒漠程度的加剧,表明青海湖生态恶化
已越来越突显。“如果这个地方破坏了,沙化严重,荒漠化严重,确实等于又给我们国家增
加了一个大的沙源,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沈国舫曾
指出。

  “所谓青海湖的天灾。目前很大程度上是人祸引起的。当然,我们不是虚无主义者,人
类要生存,经济就必须发展,但罗布泊、楼兰古城及居延海的消亡造成的恶果给我们敲响了
警钟,一旦重蹈覆辙,其灾难性后果将是我们无法承受的”,张教授说。据介绍,青海湖对
全球气候变化极为敏感,对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世界各国特别是美国、
日本等国的专家纷纷来到青海湖,加紧对青海湖的科学研究。

  大自然赋予青海湖地理上和地质上的个性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天然的审美价值,再加上
青海湖区的民风、民俗、民习、文化遗址及文物等历史文体底蕴,使得青海湖的自然风光与
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正是因为青海湖具有独占性和稀有性的特点以及极高的存在价值,使得
青海湖成为无可替代的世界级绝品旅游资源,成为青海省的王牌旅游区,是世界级高品质旅
游胜地。

  “青海湖景区的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青海湖风景区是原生型资源景区,它的价值
是多重的,集生态、历史文化、科学、美学、地学多种功能价值于一体,因此,它的最大价
值在于它的非经济价值,即存在价值,其发展方向应该是作为青海省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支
撑,而不是作为经济发展的资源。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保障,生态文明是生态建设
和生态安全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确保国土生态安全才能再造山川秀美的文明社会。因此,其
经济发展应服从自然保护的要求,发展旅游也应服从于生态环境保护”,张教授认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顾问冯宗炜曾指出,青海湖的治理跟青海湖的发展,要
充分考虑到人的因素,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讲,要做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样的话,经
济、社会才能持续发展。

来源:西宁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