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水"何以变"福水"?
2006-10-09

 水利生态勾勒滨州新蓝图

        10月10日至12日,由国家水利部主办的全国水利生态修复及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将在山东滨州召开。听闻这个消息后,和记者一样,一些数年来没到过滨州的人不由地感到疑惑。

        几年前,滨州仅仅是一个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的小城。那时,滨州城市新区开发虽然已经开始,但却因资金缺乏进展缓慢。更要命的是,在水利方面,依赖黄河客水资源却缺乏调蓄能力的滨州年年春旱与洪灾交接,内河污染与荒碱涝洼地并存。水利部怎么会选择在这样一个地方召开工作会议呢?

        带着疑问,记者于今年9月下旬来到了山东省滨州市。令人吃惊的是,这里已变成一座碧水绿荫、生态园林般的城市:沿海防潮堤、“四环五海”生态水利等一系列治水工程正在进行,人畜饮水、水土保持和发展工农业的条件明显改善,地产开发、工程建设项目遍布滨州新区,一个现代滨州雏形已显现。

        看到这些,记者不禁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这涵盖了60公里环城公路、五个大型水库(即“五海”)1.5亿立方米调蓄水量(环城水系)、1.1万亩速生林和枣林(环城林带)以及八个环城景点、旅游点的“四环五海”建设可谓打造现代滨州的基础,然而,过去的滨州春旱频繁发生,内河污染严重,建设新滨州的这些水从哪来?原先土壤盐碱化程度那么高,而如今这些地从哪来?几年前,新区开发资金短缺,后来,建设的钱又从哪来?

水的故事——败也为水,成也因水

        滨州,因依河傍海而得名,是黄河造就了这片土地。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滨州,黄河从南边流过,北临渤海,拥有249公里海岸线,是山东的北大门,现辖无棣县、沾化县、惠民县、阳信县、博兴县、邹平县、滨城区这六县一区,总面积9600平方公里。人口近370万,其中农业人口275.2万。

        “以前,滨州水是‘不听话’的水,缺水的时候庄稼旱死,多水的时候庄稼淹死。”滨州市水利局局长王少青,这位自19岁就在当地水利部门任职的官员无疑是滨州水的故事最权威的见证人。站在“五海”之一的中海岸边,王少青指着中海的水说,以前,这里就是一片臭水洼子,群众称为“蛤蟆湾”,下雨后一积水就到处有蛤蟆乱叫,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群众长期饮用水质低劣的地下碱水,容易生病,甚至有整村的青年无法通过当兵体检的情况发生。因为缺水,滨州市每年损失近两亿元的工业产值。

        据了解,主要依赖黄河客水资源的滨州以往调蓄能力不足,气候条件又造成其春旱频繁发生;与此同时,由于地处诸河下游,且地势低洼,洪涝灾害又始终是滨州的心腹之患。这一旱一涝,多年来危害着滨州的水环境:内河污染严重,多为超五类水质;小清河以南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已形成大面积漏斗区。滨州市沿海地区为平原泥沙质类型,岸坡平缓,易受季风影响,也是山东风暴潮发生年次最多的海岸线。1993年、1997年、2003年三次较大的风暴潮,共给当地带来直接经济损失20.8亿元。“水来了,盐化了,虾跑了,房倒了,人哭了……”一句民谣,是当地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何化害为利,让水为滨州人民造福?追寻这个问题的答案成为滨州市水利工作者工作的重心,就在此时,“生态水利”四个字映入了他们的眼帘。

        近年来,我国提出了“生态水利”的概念,其核心是研究水资源污染防治、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通过生态设计、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监控与生态保护来实现生态修复,确保生态安全,防治生态灾难。把水利事业与提高城市品位和群众生活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打造水主题的生态园林型现代滨州——这一治水思路迅速得到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自2002年下半年起,滨州开始走“科学治水、生态水利”的路子,一项集交通、水利、城建、林业、旅游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效益工程“四环五海”工程也应运而生。

        “水还是黄河水,却因科学和以生态为主的水利规划而转祸为福。水利工程不仅能够解决农业灌溉问题,还因提升了城市环境而为滨州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王少青说,滨州的水利工程既可以防汛排涝,又可以蓄水滞洪;既可以农田灌溉,又可以为城市供水;既可以以水为媒、开发旅游,又可以涵养各类资源,引财富民。蓄水工程不但强有力地支持了当地经济建设,更为未来滨州20年各项事业的发展留足了空间。目前,在滨州市新区总面积中占10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改善了滨州的小气候,提高了城市品位。更多的附加价值还体现在滨州土地的升值上。王少青举例说,滨州新区刚开发时,土地价格每亩不足5万元,还少人问津,随着“四环五海”等工程的建设,目前这里的土地已升值到每亩30多万元,最高的达到80万元。经过对2003年至2005年三年间滨州土地开发收益的保守推算,仅土地和地方税收两项就获益27.66亿元。

地的故事——规划先行的奥妙

        2005年8月8日,第9号台风“麦莎”过境。傍晚,台风与天文大潮在滨州市北部沿海不期而遇,一时风助潮势,潮借风威,引发了一场罕见的风暴潮。在人们脑海里,这里将又是一片汪洋!然而,一条凝聚着滨州人民智慧、勇气、勤劳、汗水的防潮大堤,将危害已久的风暴潮死死挡在了门外。滨州防潮大堤首战告捷,承担起了保护人民生命、生产、生活、生态和财产安全的重任。更值得一提的是,防潮大堤的修建,给滨州增加了60万亩的土地,当然,这只是滨州水土保持工作成果的一小部分。

        其实,早在2003年来,滨州就把城市开发与水土保持工作结合起来,先行规划,统筹安排,科学协调,相继实施了一大批水土保持基础设施。同时狠抓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方案审批、“两费”征收工作,水土保持违法案件得到遏制,市区水土流失控制率由74.2%提高到94.7%,城市主要水系两岸绿化率达95%,建成区城市林木覆盖率达22%,人均绿地12.3平方米,各项指标均比2002年底有大幅度提高,达到并超过了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到“十五”末,全市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44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186平方公里、风沙区1088平方公里、小流域综合治理70平方公里,占全市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5.5%,种植鸭梨20万亩、冬枣72万亩、小枣80万亩,绿化河道900多公里,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另一个困扰滨州的地的问题是盐碱地。黄河以北大片地区地下水矿化度高,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重,即使经过多年排涝淋碱改造过来的盐碱地也随时可能返碱。针对这个现象,滨州市水利部门在建设新区时就首先完成了《“四环五海”水环境影响评价》和《“四环五海”建设研究》,提出了水库最佳蓄水高度为海拔八米的观点。王少青说,滨州市平均海拔为九米左右,地下有约1.5米的小部分浅层淡水,再往下就是地下咸水,经专家科学论证,蓄水达到海拔八米最有利于改善盐碱土质。据介绍,经过科学治水,如今滨州不仅土壤盐碱的问题大有改善,而且建造“四环五海”挖掘出来的土质可用于耕地的土方也派上了用场,把它们变废为宝,铺在周遍成为了耕地。

        “规划先行的奥妙就在这里,科学的生态水利规划不仅可以解决水利问题,而且可以全方位勾勒出一个城市的生态蓝图,包括解决土壤质地的问题。”王少青说,“四环五海”成果后经专家们评审鉴定认为: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两项成果还分别被评为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钱的故事——“吃饭财政”筹资有门路

        “滨州的财政是‘吃饭财政’,财政收入仅够勉强维持日常支出,因此2002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为滨州定下建设生态园林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时,钱的筹措成了最棘手的问题。”王少青说,在“吃饭财政”的资金限制下,滨州水利部门决定打破过去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模式,采取市场化运作,多渠道、多层次筹措工程建设资金。

        为确保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顺利实施,水利部门一是将农业供水、城镇供水、农村人畜吃水、工业企业用水融为一体,变单一供水为多用途供水,变企业买水为企业投资入股买水权。二是吸引民间资本建设股份制水库。如邹平县在山东全省率先采取民营、股份制的形式融资1.7亿元,建设了库容4500万方的韩店水库;沾化县采取社会化融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吸纳社会资金3100多万元,组建了股份制恒业供水公司。三是水库产权转让,融资后再投入饮水工程建设。如滨城区把秦台水库产权转让给亚光集团,解决了水库建设的巨额债务。四是把招商引资打包开发及“投资—建设—经营—转让”经营方式导入市场水利。如滨州新区西海水库工程,总投资1.7亿元。2005年9月,市政府与深圳华强集团签订了用“投资—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建设经营西海水务的合同,实现了山东滨州水务利用省外资金的突破。

        利用政策性银行贷款和争取国家大型项目无偿投资也是筹资手段之一。滨州市水利部门引黄灌区节水续建配套工程主要是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大型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无偿投资。在目前已完成的10期项目中,滨州市争取无偿投资10322.5万元,增加灌溉面积167万亩。其中,2005年就争取到四个总投资2100万元的续建配套项目。

        王少青表示,滨州在水利建设项目筹资中坚持“用市场的钱办政府的事”。如2003年12月动工的总投资103935.63万元的滨州防潮大堤工程,无棣县率先拿出了54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山东无棣金湖滩涂生态开发有限公司,这一公司由县国资局、水务局、海洋与渔业局及防潮堤建成后直接受益的埕口盐化公司、正海生态科技公司、英伟水产公司等部门和单位参加,具体负责防潮大堤的建设。沾化县政府与潍坊龙威公司签订防潮大堤建设合同,采取以项目建设置换滩涂使用权的方式,由龙威公司自筹资金3.6亿元,注册成立沾化金华盐业开发公司,建设沿海防潮大堤40公里,然后在圈围的一定范围滩涂内后续建设100万吨盐田及盐化工开发项目。

        “不仅水利建设如此,滨州的整个新区城市建设也确定了以市场化运作为主体、多渠道投入的资金投入机制。”滨州市建设局副局长张海介绍说,筹资渠道之一是招商引资。黄河十二路是新区的主干道之一,东起车站、西至滨州市国际会展中心,长约10公里,需要投资近一亿元。当得知青岛交通路桥公司有意到滨州新区投资经营时,滨州市政府立即与这个公司签订协议,由该公司进入新区负责开发黄河十二路这一条干道,而滨州市则给公司提供优惠政策。筹资渠道之二是“投资—建设—经营—转让”方式。如新区的供水问题,滨州市自来水公司投资建设了水库,获得了经营权,很快投资经营了管网,120公里的管道入户,公司的固定资产也膨胀到2.2亿元。之三是利用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滨州市道路、学校、绿化、公园等投资很大部分来源于此。之四是社会集资方式。政府向企业、公司等法人借钱搞建设。之五是企业赞助。魏桥创业集团门前的黄河五路全长4.5公里,投资3000多万元,路修到一半时,资金短缺面临停工,滨州市有关部门前后进行了八次游说,不断从修路对企业形象、环境、职工出行等方面劝说,企业终于被打动,免费接手了剩下的工程。

        据悉,五年来,滨州市新区建设共投资近8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不到1/3。新区基本完成了电、路、供水、绿化和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两个医院、三所学校,10个公园已基本建成(两个在收尾),集中供热面积达到了300余万平方米,购买了300余辆公交车,两万余户居民通上了天然气,占总户数的1/5。

来源:经济参考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