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上升的情况下,辽宁全省万元GDP能耗实现较大幅度下降。节能降耗固然可喜,但记者最近在辽宁省本溪、抚顺等地采访时发现,一些能耗大户停用污染治理设施,在节约大量能源消耗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从记者采访了解到,节能是做到了,且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为了节能不使用污染治理设备,导致环境污染更严重。这难怪提出“如此节能当警惕”?道理很简单,节能需要做好,环境治理也不能松懈。不能“按倒葫芦又起瓢”?在建设与发展中,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这样就不是一个好医生;如果这样搞下去,何谈统筹兼顾,何谈落实科学发展观呢?为此,笔者以为在抓好节能工作的前提下,要警惕“乱作为”的做法,以免给工作到来更大的被动,其结果,吃亏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人们一定要解决好在建设与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出现的诸多矛盾,只有拿出最好的方法、合理的解决好,人们就一定受益。反之,人们就受害。
实际上节能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节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能源的有效作用,不让有限的资源被白白地浪费;而环境保护是为了人类的生活空间更大、更广阔。因此,节能降耗,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把节能与环境治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最切合实际的。一些企业为了节能把该用的治污设备停下来的做法,应当引起重视,并且通过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否则,环境受污染难以得到有效控制与治理。
在抓节能与环境治理工作,切不可以出现像青海省果洛藏自治州达日县那样,形成了“人鼠对决”可怕现象。正如有人撰文写到,“在通往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县城的路上,被碾死的老鼠随处可见。下车后,入耳的是‘吱吱’的鼠叫声,入眼的是密麻的鼠洞,而远处的老鼠则在奔跑追逐,嬉戏打闹。显然,这里已成鼠类的天堂。鼠类的天堂却是牧民的地狱。严重的鼠害,迫使当地牧民一再减畜甚至背井离乡。”
这样的景况,让人不得不冷静地思考,究竟是草原鼠的生命力太强,还是我们的方法、措施乃至基本思路出了问题?
举这个例子,就是说,环境污染虽没有像鼠害那样严重,但是,我们的方法不得当,思路出了问题,很有可能环境污染危及我们人类。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人还有什么所求?
节能当警惕的是,不能让污染治理工作松懈,不能让污染继续蔓延。否则,我们付出的代价将会更大,甚至于无法弥补。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