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权力隐喻的"孔子标准像"
2006-09-26

    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海内外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这尊孔子像看上去比原来更加慈祥,宽鼻、阔嘴、浓眉、长髯,国字形脸,眼神比原来的温和,是一个具有山东人相貌特征的忠厚长者。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圈的精神教父,千年以降,其塑像不知凡几,各有千秋、自得风流。从文化记忆的角度讲,“有一千个中国人,就有一千个孔子像”的说法应该是不为过的。而中国孔子基金会此番为孔子塑造标准像,无论怎么看都有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独断意味——罢黜百家,独尊孔子基金会。

    谁更有权力阐释孔子精神?或者说,中国人需要一个高高再上、以孔子精神的尘世代表自居的布道者吗?如果我们承认文化多元,如果我们不藐视公众的智慧,不低估孔子在中国的深刻影响,我们就必须承认,中国不应该也不可能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孔子的选民”。但显然,中国孔子基金会不这么想,它有意无意地把自己当做无上的权威,不顾及学界和民间的广泛争议,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地塑造孔子标准像就是这种权威意识作祟的结果。

    孔子像一旦“标准化”,也就意味着其他林林总总的孔子像的“非法化”和“边缘化”。如此一来,从古至今乃至未来的孔子形象阐释权,就被掌握在中国孔子基金会手中。只是,中国孔子基金会的权威想象,终归是一场幻觉。从审美上来说,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如果“以吾辈之主张者为绝对之是”,执意抹杀2000多年的民间记忆,剥夺人们心中的孔子形象阐释权,那么,有着不同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后世之人,也可以如法炮制,推翻先前的“标准”,另立“标准”。请问孔子基金会,你或许可以管得住以前和现在,你管得了将来吗?

来源:中国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