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的后南边街7、9、11巷,外表看上去不过是几条普通的街巷,然而躲在铁门后堆积如山的旧电脑,却使这3条街道显得很不寻常。
日前,广东省工商局经检总队接报后,联合广州市及海珠区两级工商部门,出动了100名工商执法人员,在当地公安等部门的配合下,一举查处了该地17个出租屋内的数个废旧电脑拆卸窝点,现场查获废旧电脑主机、机箱、电源、硬盘、光驱、主板等电脑配件,其中仅电脑主机就达数千台。执法人员动用了8辆五吨货车将主要涉案物品依法异地扣押,其余物品予以就地封存。
工商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根据《广东省查处无照经营行为条例》和《广东省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等法律规章,对当事人涉嫌无照经营和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作进一步调查并依法予以处理。
记者在其中一家看到,墙边的旧机箱从地上一直堆到天花板,IBM、NEC、戴尔、日立等各种品牌应有尽有,均为十分老旧的机型。旁边,是大大小小拆散的CPU、风扇、主板等,分门别类,排放整齐,而且数量庞大,据目测少说也有四、五百件。
据初步调查,现场查获的数千台废旧电脑主机大都是国外的旧品牌机,属于已经淘汰的产品。这些拆卸窝点都是从外地进货,进行简单的拆解后出售,有的被装配成整机低价出售非法牟取暴利。有商家透露,这些废旧电脑主要是销往潮阳、贵屿等地,生意很好。
工商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洋电子垃圾被非法小作坊以落后工艺拆解,会给当地的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损害。据了解,制造一台个人电脑所需要使用的700种化学原料中,一半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假如把电脑器件烧化处理,会放出大量有害有毒气体,对空气造成污染,最终形成酸雨。铅如果进入土壤就将污染水源,危害人类、植物和微生物,特别是儿童的脑发育。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大使馆多人中毒
中国外交部昨天要求计划赴科的中国公民暂缓行期,提醒在科中国公民加强防范。据外交部消息,包括中国驻科大使及使馆多数人员在内的许多居住在阿比让的中国人曾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反应,目前状况基本稳定。
阿比让的里维耶拉区15日陷入一片混乱,愤怒的当地居民指责政府没有采取必要措施阻止外国公司在阿比让居民区倾倒工业垃圾,事发后也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或组织当地居民疏散,导致出现人员伤亡。
示威者当天焚烧了阿比让港务局局长马塞尔·格西奥的住宅。格西奥因为涉嫌卷入毒垃圾事件已被停职。示威者将房屋中的东西劫掠一空,然后将房屋付之一炬。格西奥和家人当时并不在这所屋子里,所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运输部长遭到痛殴
大批示威者15日在阿比让街头将运输国务部长伊诺桑·科贝南·阿纳基的汽车团团围住,随后将阿纳基拖出汽车痛殴。
“他们用能够找到的所有家伙打他,然后烧毁了他的汽车,”阿纳基所在的政党副主席若埃尔·尼盖桑说。阿纳基被打得头破血流,严重受伤,所幸安全人员及时赶到现场,将他送往医院抢救。
反应
荷兰公司称是承包商的错
目前科特迪瓦政府正在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联合国相关机构也介入了对此次污染事件的调查。15日公布的调查报告说,已经有至少14个露天场所遭到毒垃圾的污染,污染的程度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目前还在评估中。
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说,3名世卫组织专家将在近日前往阿比让,探望医院中的病人,评估污染对当地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和可能的后遗症。
荷兰托克有限公司表示,他们要求承包商采取妥善方式处理这些危险垃圾,但承包商显然没有按照规定操作。托克有限公司声称这些工业垃圾是“汽油、水和腐蚀性洗涤液的混合物”,但是外国专家对这些垃圾进行的检测却在其成分中发现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都会造成损害的硫化氢和碳氢化合物(只含有碳和氢的多种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如苯和甲烷)。
绿色和平组织负责宣传限制有毒垃圾的海伦·佩里维耶说,尽管发达国家仍在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运送工业垃圾,但是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相关的国际公约出台之后,这样的情况正在不断减少,向其他国家公开倾倒大量有毒垃圾的现象更是“非常罕见”。
影响
新政府上周辞职
事故发生后,科政府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防止事态恶化,包括对住院人员实施免费治疗、保证饮用水及食品安全等,并就转移有毒垃圾的可行性措施展开研究。
毒垃圾事件曝光后,科特迪瓦政府在上周宣布总辞职,新政府将在本周末宣布成立。对于刚刚从内战走向和解的科特迪瓦来说,由各政党组成的联合政府突然辞职,无疑给未来的政局走向埋下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暂时留任的政府总理夏尔·班尼说,目前污染情况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当地的自来水仍可安全饮用,但是阿比让湖区已经禁止捕鱼,污染区周围的牲畜也都在卫生和防疫部门的严密监控之下。一家法国公司从17日起开始清理这些有毒垃圾,并且将他们运往国外处理。
阿比让地区行政长官、港务和海关部门负责人都已经被停职。科司法部门还拘捕了在事件中负有重大责任的8名嫌疑人,其中包括3名海关官员和1名运输国务部高级官员。
回放
到处弥漫刺鼻气味
8月底,世界上最大的期货公司之一荷兰托克有限公司租借一艘巴拿马船只在阿比让倾倒了数百吨有毒的工业垃圾,对多处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科特迪瓦卫生与公共健康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垃圾排出的有毒气体已造成包括4名儿童在内的7人死亡,另有23人因严重中毒被送往医院急救,约3万人因呼吸障碍或其他不良反应前往医院就诊。
当地居民说,目前在阿比让到处都弥漫着类似臭鸡蛋和大蒜的刺鼻气味,他们外出时不得不戴上口罩。他们指责当局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封锁被污染地区,一些孩子仍然在倾倒有毒垃圾的地点附近玩耍。
为此,当地居民自发地在被污染地区附近的数十个路段设立路障,劝阻车辆和行人。
相关评论
洋垃圾贻害无穷
最近在西非国家科特迪瓦发生的有毒垃圾污染事件让世人震惊。
经调查,肇事者是一家荷兰公司,不知打通了什么关节,居然在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倾倒了数百吨有毒炼油废物。在短短几天内,这些工业垃圾排出的有毒气体已经造成当地居民7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儿童,另有24人因中毒严重被送往医院急救,此外还有超过3.7万人次因呼吸困难需要治疗。
人为的环境污染事件屡见不鲜,但为什么受害的总是不发达国家?这主要是南北间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造成的。事实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甚至偷运工业废品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时候还打着“废物循环利用”的旗号;但像这次这样明目张胆排放有毒物质而不经任何处理的恶劣事件,以往还真是少见。
据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仅发达国家每年产生的有毒废物就高达5亿多吨,这还不包括总量可能多达数百亿吨的生活及工业垃圾。以电子垃圾为例,全球每年废弃家电、手机、计算机及其部件可说是不计其数,其中手机淘汰更新最快,是增长最多的垃圾品种。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毕竟有限,那么,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就成了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
从目前情况看,发达国家已经在垃圾处理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领域,有了相当健全的法律法规,并且保证资金投入。如德国在1996年颁布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中规定,每年总计产生超过2000吨以上废物的企业,必须对避免、利用、消除这些废物制定一个经济方案,说明已经采取和计划采取的措施,说明必须废弃的理由等等。日本则规定废塑料都要回收利用,不能再使用的必须焚烧处理,而且还要向厂家征收很高的垃圾处理费。于是,日本商人就向周边国家找出路,将废旧塑料转卖给其他地区,不但解决了垃圾问题,甚至还能赚上一笔。而另一方面,某些不发达国家由于环保法规不健全,或是执法不严格,或是内外勾结,就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据估算,倾倒在阿比让市里的有毒废物如果在荷兰处理干净,起码要花数十万美元,而偷运到非洲国家只需花费小小零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保护环境是地球人共同的责任,当发达国家在打扫干净自家的庭院的时候,不能把垃圾倒在别人家的门口。这是普遍原则,惟如此,世界才能更美好、更和谐。
小暄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