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棵古树引发的"战争"[图]
2006-09-15

见有陌生人进寨,老人们立即自发上前围住大树

农闲时,岩寨男女老幼都来修路

汛期,村民就这样吊着缆绳滑出村寨

河水退去,村民才敢踩着河中的石头走出岩寨

核心提示:

    一条公路,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村民连续修筑5年都没有完工;两棵古老的大树,因为价值数万元,寨中年轻村民准备将两棵大树卖掉换钱筑路,以便让古老闭塞的寨子通往外面的世界。然而,寨中的老人们却极力反对打这两棵保寨古树的主意。年轻人和老年人为此一直争论不休,冲突频发……

    老人们誓死捍卫“神仙树”

    去采访之前,记者得知,贵州省都匀市阳和水族乡富裕村岩寨组的这两棵大树,当地人称为“红榔树”,其实就是红木。用红木制作成高档家具,那是相当的值钱。不久前,有个广西老板相中了这两棵树,愿意出8万多元买下。为此,在寨中掀起了一场卖树与反卖树的风波。

    8月14日,听说记者要来采访,许多年轻村民早早地就出来寨脚迎接。

    在去寨子的小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位91岁高龄的婆婆。看到有生面孔进村,她二话不说,挥舞手中的木棒朝带领我们进寨的年轻人身上打。年轻人一边躲闪一边解释,叫老婆婆不要再打了。

    老婆婆还是边打边骂:“哪个又叫你们喊这些人来?你们带来的,我就要打你们!”

    原来,老婆婆误以为记者等人又是来买树的,所以比较紧张。解释了半天,老人才肯“放行”。

    沿着石阶,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两棵树,树子长在村子中间,高约30多米,树干粗大,枝叶遮天蔽日。村民们说,每棵树都要六七个成年人牵手才能抱住。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一直以来,阳和水族乡富裕村岩寨组的所有人都把这两棵红木视为“保寨树”。当地老人们认为这两棵树至少有上千岁了,所以他们就称之为“神仙树”,两棵红木树在村民心中神圣不可侵犯。

    正在记者观看红木树之际,十几位当地老人冲着记者大声质问:“你们来搞哪样,不准动我们的树!”他们手牵着手将两棵大树紧紧抱住,不准记者再靠近大树半步,好像有人就要去抢夺他们刚出生的婴儿一样。一位胡须花白的老者嘴唇颤抖,眼泪挂在眼角,嘴里喃喃自语:“不卖!不卖!不卖!”另外一位老人抱着大树说:“哪个要是想卖,等我死了再卖!”

    一位小伙子说,上次广西老板来的时候,老人们就是这样的反应。

    得知记者的身份后,几位在现场的老人告诉记者,他们祖祖辈辈就是在这树下生活,现在说卖就卖,舍不得嘛!

    按照一位90多岁老人的说法,老人们就在这两棵树底下长大,大树陪伴了他们几辈人,在他们心中,这两棵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他们誓死也要保护这两棵树。

    通往寨外的路5年没修通

    都匀市阳和乡富裕村岩寨组的年轻人之所以要卖“神仙树”,是与村民正在修筑一条通往山外的公路有着直接的关系。

    岩寨组整个寨子依山傍水而建,三面环山,只有寨口有一条大约4公里长的小路可以通往外面的世界。通过这条小路出去,要跨过两条河流。其中一条河流宽约20多米,另外一条河流宽约10米。

    岩寨组组长蒙国付告诉记者,他们这个组是阳和乡惟一没有通公路的组了。

    一直以来,岩寨组村民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以及外卖的东西都要靠肩挑马驮,等到河流发大水的时候,他们进出的道路就被阻挡,学生上学也只好作罢。

    为了有条公路,从2001年6月起,全体村民利用农闲时间,自发地行动起来修筑公路。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自筹资金3万多元,加上阳和水族乡政府、有关部门支持捐赠的资金一共约有4万元,村民自己投工1.5万个。由于资金严重不足,已经修建了5年的公路还没有完全修好。

    其实,他们所要修的公路,就是条泥巴路。只是在原来羊肠小道的基础上扩大、平整、加稳路基。然而,因为乱石高岩很多,想要加宽1米都不容易。因为没有水泥加固,已经建好的路基经常出现塌方,村民们又得重新修建。

    岩寨组的村民上到近百岁的老人,下到六七岁的小娃娃,全部参加了筑路。由于没有运输工具,他们或用肩膀扛石头,或用双手抱。总之,各尽所能,没有人闲着。

    按理说,村中老人的话是很权威的,为什么偏偏在卖树这事上,年轻人宁愿冒犯老人呢?蒙国付对记者说,为了发展本寨的经济,改变贫穷的面貌,村民们修通公路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年轻人不得已才有了卖树的想法。如果有钱修路,谁又愿意卖树呢?

    他说,那个广西老板愿意出86000元,有了这笔钱,什么事都好解决了。但是,村里的老人当时不同意。所以,寨中愿意卖树的年轻人收了1万元定金后,广西老板就走了。他们告诉广西老板,希望村民们统一意见之后再跟他联系。但是无论怎么协调,老人们就是不松口。在这些反对卖树的老人中,蒙国付的父亲是个“积极分子”,父子俩“唱反调”,经常为此事闹得很不愉快。

    寨里人均收入不足两百元

    蒙国付说,岩寨是一个水族聚居的自然寨。整个寨子有56户人家297人,是一个十分偏僻和贫穷的山寨。

    “群众之所以贫穷,是因为没有公路通到寨子里面,交通不方便,经济发展不起来。”他说,村民赶场,学生上学,要走一条弯弯曲曲、爬坡上坎的小山路。没有公路通往山外,买东西不方便,卖东西也一样不方便,等别人来家收购价格就要低得多。他们的田地很少,人均不到三分田,70%以上人家的粮食都不够吃一年,条件好一点的另外找钱来买粮食做补充,条件差的只好用杂粮来充当主食。

    “去年,我们这里人均收入还不足200块钱,我们能够自筹3万多块钱来修路已经是奇迹了。”蒙国付说。

    吊缆绳过河10年8人落水

    村民们说,每次发大水,河水就要涨到两米多深,学生不能上课,大家出入不便。为此,寨里安装了两条50多米长横跨河道上空的缆绳,方便过河。

    记者在现场看到,两根粗大的钢丝缆绳横跨在河道两端。一位小伙子给记者示范吊缆绳过河。他说,凡是要过河的人必须用双手紧握架空索道上的滑轮空吊滑过河才能到达对岸。过河的人手劲、腰劲都要大,要不然体力不支,会在河道中间掉入水中。妇女、老人、小孩都不能吊缆绳过河的,有时侯没办法,也不得不过去。一名妇女在现场给记者作示范时,刚滑了10来米远就掉到了河中。“体力不行。”她说。

    蒙国付介绍,吊缆绳过河是相当危险的,寨里面一些过河上学的学生,要么由大人来帮助吊过去,要么就呆在家等洪水退后再去。10年来有8个小娃娃落到了河里。其中有一个孩子被水冲走不知踪影,那孩子的母亲跪在河边大哭了一天。

    修路资金还缺3万多元

    记者在采访中得到岩寨组一份请求外界帮助解决修路资金缺口的报告显示,这条公路从岩寨延伸至邻乡丰合乡街上,长达4公里,公路的路基和路面工程基本完工。

    该报告说,只因还有一座长约50米的大桥、一座10多米长的小桥、一个约10米宽的涵洞没有资金修,这条路已经面临搁浅。如果不继续完成架设桥梁和涵洞的工程,群众已经修好的路基和路面也将报废。

    按照他们的预算,总的资金缺口至少还差3.5万元。

    蒙国付说:“其实,我们也不想卖红木树,但是不卖红木树我们就难以修通公路。现在,卖与不卖,我们左右为难。”

    他说,年轻人喊卖大树的目的是希望子孙后代不用吊缆绳过河。

    记者采访完毕,当地的十多位老人还在围着两棵大树不肯离开。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