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好转 湿地绝迹水蕨"复活"
2006-09-13
        在沉湖湿地消失10余年的国家二级保护水生植物水蕨,近日被发现“复活”。

        蔡甸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8月底,保护区核心区张家大湖发现水蕨重生。市林业局昨介绍,沿着渔樵外垸、龙雁湖、洲子湖一带,这种还不到

10厘米高的植物,覆盖面积折合300亩。

        水蕨是湿地忠诚的吞污“卫士”,不仅能降解污染、净化水质、涵养水源,还能保持湿地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湿地一旦受到破坏,水蕨是最直观的“风向标”。

        资料显示,水蕨植物在方圆万余公顷的沉湖湿地早期,曾有相当面积分布群。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汉大规模的灭螺、围堤、围垦等行为,让“地球之肾”——湿地的“肾功能”受到重创,水蕨此后几近绝迹。

        前年以来,走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路上的武汉,开始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严厉打击破坏和侵占湿地的行为,帮助湿地失调的“肾功能”恢复正常。

        眼下,沉湖保护区正计划对此进行立项,失而复得的水蕨群有望恢复如初。同时,市林业局正积极申报沉湖为国际重要湿地名目。     

相关知识链接:

        蔡甸沉湖湿地总面积11579.1公顷,主要包括沉湖、张家大湖、王家涉湖等。湿地内河道密布,主要有东荆河、洪北河等。湿地内浅湖、沼泽、草甸、森林连成一体,生态体系完备,保持着独特的自然风光。

        沉湖湿地是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重要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内栖有鸟类15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大鸨、金雕、白尾海雕、中华秋沙鸭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41种。其中,白琵鹭、灰鹤、豆雁、凤头麦鸡4种水鸟的种群数量,分别占全球该种群数量的1%,达到国际重要湿地标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