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龙岗绿色行动 助推经济发展
2006-09-12

  建清林径水库成深圳的西湖

  本报讯发展循环经济是龙岗区在紧约束条件下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破解“四个难以为继”难题的最有效途径。今年3月,市领导要求龙岗区按照21世纪的标准高起点建设,坚持跨越式发展,一步到位、不走弯路,决不能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根据这一要求,龙岗区委区政府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标准和要求,开展了全区性的循环经济布局,选准突破口。在水资源利用方面,该区将继续坚持扩容、节约、回用并举原则,切实提高宝贵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到2010年,龙岗区力争万元GDP水耗小于33立方米,下降16%;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小于23立方米,下降26%;人均生活用水量小于200升/日,下降1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60%,提高28%;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大于15%,提高13%;供水管网漏失率小于10%,下降42%。

  四项示范工程成重中之重

  据了解,龙岗区水务局推出的23项绿色示范工程中的四项重中之重是:其一,全力推进国家级海水利用重大示范项目——大鹏富华德电厂万吨级海水利用示范工程及配套工程建设;其二,全力推进清林径湿地公园项目论证前期工作,将其建设成为深圳市最大的湿地公园重大示范项目;其三,2007年将龙岗中心城公园大地住宅区建设成为深圳市最大的中水回用、雨洪利用、直饮水管网市级循环经济重大示范项目;其四,打造好龙岗河治理的骨干工程——横岭污水处理厂,净化龙城、龙岗、坪地三个街道办的环境,有效解决龙岗河的水污染问题,造福于两岸群众。

  将清林径水库建成湿地公园

  龙岗区委书记李铭表示,龙岗的建筑设计要有精品意识,主要街道两旁的建筑风格要和龙岗的青山碧水融为一体。可请知名建筑专家为龙岗区的建筑规划谋划新篇,使整个城区协调统一发展。

  在8月24日的龙岗区形势分析会上,龙岗区区长余伟良强调,龙岗风光秀美,生态保护良好,这是最宝贵的资源。因此,未来龙岗城市发展要体现国际化、生态化和人文化形态的“三态”发展模式。要让好的生态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要通过生态控制线规划,景观河流和水库的建设,公园城区(郊野、湿地、矿山公园等)和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提升生态化水平。余伟良表示,“我很希望把清林径水库改建为深圳的西湖,让更多的人长命百岁,这比钱多更有意义。”

  8月28日下午,记者在龙岗区水务局副局长牟新民的带领下来到位于龙岗区龙城街道的清林径水库。泛舟在碧波浩淼的水面上,只见碧水蓝天几成一色,矗立在水库中的7个岛屿则宛若七仙女般“亭亭玉立”。清林径水库碧波万顷,沿岸植被保护完好,微风下万树摇曳,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相关新闻链接:

       龙岗区开展“绿色行动”万人同植万株树

       昨日上午10时许,龙岗区横岗街道雅力制品厂等180家单位数千人冒雨来到龙岗中心城龙城公园山林中,在写有“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共享和谐绿色家园”的彩旗下,挥锹挖土,种上了一株株小叶榕、盘架子等树种,共植树4500株。

此次的2006年“万人同植万株树、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绿色行动,由深圳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城管局、龙岗区城管局、市绿色基金会、市风景园林协会联合主办。

龙岗区积极加大水务创新力度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日前从龙岗区水务局了解到,为加大水务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水务循环经济,该局积极开展12大绿色行动以及23项示范工程建设,同时将完善相应配套的支撑体系,确保水务循环经济顺利开展。

    据了解,水污染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为此,该局将向龙岗区申请成立水污染治理办公室,全力推动此项工作;由于节水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工作量大,包括节水宣传教育、企业用水定额制定、超计划用水计费征收、中水回用、海水利用、节水新技术的推广等工作,该局也因此将成立专门的节约用水办公室;同时,该局目前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制订严格的节水政策,加强政策引导,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进入龙岗区,并采用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现有产业,逐渐淘汰高耗水企业,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引进节水技术和设备。

        “十二大绿色行动”推动该区循环经济发展

    记者从深圳龙岗区有关部门获悉,结合龙岗水资源现状,该区水务局推出“十二大绿色行动”,将建设深圳最大的湿地公园、国家级海水利用重大示范项目等一系列循环经济重大示范项目。

    十二大绿色行动包括:海水利用、湿地公园、中水回用、截污干管建设、污水厂建设、雨洪利用、工业节水、家庭节水、污水资源化、供水管网改造、布吉河综合整治及绿色办公等方面。

    据了解,纳入改造的清林径水库集雨面积23平方公里,总库容2750万立方米,年平均供水量约2000万立方米,是龙岗中心城片区最重要的供水水库之一。龙岗区水务局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联合区旅游局等相关单位做了大量前期调研,并邀请专家进行方案论证,形成适合湿地公园项目的基本工作思路,在保持清林径水库供水功能不变和水质不受到任何污染的前提下,实施水库扩建工程,将清林径与黄龙湖水库连通,库容达到6000万立方米,既可以形成“双水源”调蓄水库,建立“两库串通、两水引入”的“双水源”保障体系,又可以对人工湿地产生极为有利的影响。

    据悉,扩建后湿地公园的水域面积将从目前的6375亩增加至9052亩,库区岛屿从7个增加到11个,风景更加绮丽,将建设成为深圳市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重大示范项目。

小暄 编辑整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