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河北省国土资源厅获悉,这个省沿海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海洋生态环境呈现衰退趋势。
监测数据表明,2005年河北省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176平方公里,其中,中度污染海域111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97平方公里,其余为轻度污染。重点排污口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在监测的31个入海排污口中,多数存在超标排放现象,大部分排海污水指标不符合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
海洋生物资源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趋势,鱼类回游的产卵场和索饵场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济鱼类明显减少且出现小型化、幼龄化。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生存环境丧失或改变、生物群落结构异常。
由于大量污染物超标超量入海,导致近年来河北省海域赤潮频发,2001年以来发生赤潮18次,对海洋生态环境和养殖业造成了危害。
相关新闻链接:
赤潮灾害与海洋污染
赤潮又称红潮,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海藻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一些大型海藻外,很多都是非常微小的植物,有的是单细胞植物。因为它们含有不同成分的光合色素,所以,细胞会显现出不同的颜色。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浮游生物、藻类死亡腐败会造成海域大面积缺氧,甚至处于无氧状态,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赤潮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产生的,相关因素很多,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是海洋污染。大量含有各种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海水中,促使海水富营养化,这是赤潮藻类能够大量繁殖的重要物质基础。
赤潮对于近海养殖业和鱼业,是一种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缺氧和毒素,会使鱼、虾、蟹、贝、蛤、蛏等大量死亡。赤潮危害之二是危及人体健康。赤潮藻类毒素污染海水,会使游泳者、作业者眼睛、口腔、咽喉、皮肤受到损害,严重者可导致失明、神经麻痹甚至死亡。如误食含有赤潮藻类毒素的鱼、虾、贝、蟹等食物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将导致死亡。赤潮危害之三是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赤潮的危害,日本是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几年来,由于海洋污染日益加剧,我国赤潮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由分散的少数海域,发展到成片海域,一些重要的养殖基地受害尤重。对赤潮的发生、危害予以研究和防治,涉及到生物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环境海洋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最近,我国已将赤潮研究列入国家重点资助项目,此项目还得到了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