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风景区将消失
2006-09-07
  “谁来拯救世界文化遗产?谁来拯救历史文化名城承德?”言辞激烈的帖子近来在网上广为传播,内容直指正在承德市外八庙风景名胜区内建的豪宅———兴盛丽水。一些人士心急如焚:该违规房产项目的实施,将切断避暑山庄与外庙的整体联系,使承德外八庙风景文物园林价值大大贬值。

  风景区被别墅蚕食并不是个例,像庐山、泰山和白云山等绝大部分风景名胜地,无一例外地都成为了富人们的后花园。其实,早在2002年8月初发出的《八部委对建筑市场联合检查的通知》中,有关部委就将肆意侵占景区的建筑行为列为重要清查对象。可是,四年时间过去,有限的优美的景区却在资本与权力的共谋下逐步沦陷,对其整治的效果远谈不上乐观。

  这种逆公众愿望的乱建影响当然恶劣。当某一天,人们怀着找寻历史或亲近自然的心情来到所谓的景区时,他们会发现:历史的味道已经被现代建筑所冲淡,可亲的自然已经成为他人的私物。此时,人们看到的不是风景,而是风景中的别墅,是别墅中的富人的所谓优雅。

  不难想象,景区别墅化还会带给公众怎样的深层心理冲击。诚然,这种光鲜的示范也可以看为成功的诠释,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人们去追逐成功。但是,在财富品格并未整体高尚的今天,在贫富差距尚且明显存在的现实下,富人因财富而获得的超越普通的特权,无疑会成为一种扎眼的招摇,会不可避免地刺激到普通人群的自尊。

  本来,在一个有效管理的环境中,富人的财富很难转换为消费以外特权。尽管富人有足够的购买力,但是如果现实不给他们提供侵占景区的别墅,那么他们也无法成为景区的“主人”。可遗憾的是,由于对财富的恭顺,由于对政绩的渴盼,权力往往会充当财富的开路先锋。结果,景区别墅化的“建设”一路绿灯,专业的意见和民众的呼声只能成为毫无实际作用的“耳旁风”。

  当景区异化为别墅时,我们看到不仅是财富的贪婪与自私,还看到了管理的失效和偏袒。

来源:海南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