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物杀手:紫茎泽兰的威胁
2006-09-06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消息群众来电日前,甘孜州泸定县兴隆镇干部陈涛给记者来电称:有“生物杀手”之称的紫茎泽兰,目前不仅抢占山坡草地,还向农田蔓延,该镇1.3万多亩的良田将毁于紫茎泽兰……

  急速蔓延的“生物杀手”

  8月23日,兴隆镇的山地里,除了已经成熟的玉米露出金黄色外,满眼都是绿色。但就在这片绿色植被中,掩藏着一丛丛紫色叶柄和茎干的植物。泸定县农牧局副局长刘安辉连根带须将其拔起。他介绍说,这就是紫茎泽兰,如果不除掉,这里的粮食作物和畜草都将会消失。

  甘孜州畜牧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紫茎泽兰依靠其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它密集成片的生物学特征和惊人的繁殖能力将排斥其它植物的生长,所到之处,原有植物均会被“排挤出局”。2002年他们发现紫茎泽兰入侵兴隆镇,不足4年时间已扩散近400亩。

  记者在山坡上看到,镇上干部带领群众采取拔除并集中焚烧的办法,展开“灭紫”行动。

  危害面积加大兴隆镇范世忠家的草场已经被紫茎泽兰吞噬,现在他不得不每天到山那边去放羊。据甘孜州畜牧部门统计,紫茎泽兰侵入地区的牧草产量和质量比5年前下降20—30%以上,同时,这些地区的牧草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从2000年当地发现紫茎泽兰侵入到现在,甘孜州的九龙和泸定两县危害面积已扩展到34597亩,其中草地21401亩、耕地3752亩、林地9444亩,且蔓延速度还在加快。

  应立即建立预警体系

  从发现到现在,尽管该州采取了积极行动,但农药只对紫茎泽兰的茎叶产生作用,治标不治本,第二年它生长得更快。于是,他们又采取人工拔除、集中焚烧的方法,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蔓延,但人工拔除劳动强度太大,一个人一天最多拔除100公斤。拔除速度难抵蔓延趋势。

  该州畜牧局介绍,就目前紫茎泽兰在泸定、九龙的蔓延趋势,有可能蔓延到该州大渡河流域的康定、丹巴等地,以及更广大的地区,这将造成更大的生物灾难。如果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遭破坏,将影响到我省农牧业及旅游业发展。因此,他们希望,除本州加大防除药物的研究和引进外,上级政府应尽快建立防治工作专项资金,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加强监测防治蔓延。

相关知识链接:

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解放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或亚灌木。原产美洲的墨西哥,因其茎和叶柄呈紫色,故名紫茎泽兰。

  特征特性 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毫米,排成伞房状,总苞片三四层,小花白色。株高1米~2.5米。有性或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适应能力极强,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

  危害性 1935 年我国在云南南部首次发现,随河谷、公路、铁路自南向北传播。侵占农田、林地,与农作物和林木争水、肥、阳光和空间,能分泌化感物,排挤邻近多种植物;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等。

  控制方法 ①生物防治。泽兰实蝇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 以上。②替代控制。用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③化学防治。2,4-D、草甘膦、敌草快、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其根部防治效果较差。

相关新闻链接:

昆明:封杀紫茎泽兰

  云南省昆明市在8月份开展了全城封杀紫茎泽兰行动。

  据调查报告显示,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解放草,为菊科泽兰属,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极大的恶性杂草,在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中,紫茎泽兰排名第一,在上个世纪40年代从缅甸传入云南。目前昆明地区14县(市)区中受到紫茎泽兰危害的面积大约271215公顷,占昆明市国土总面积的12.9%。

原辰佳 编辑整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