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了5800多项建议、批评、意见,其中有10项被列为重点办理的建议。这其中《关于我国大规模发展海水淡化的建议》是由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倪岳峰领衔提出的。具有清华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就担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的倪岳峰,主要研究方向是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和环境化决策、环境立法的理论和技术等。
倪岳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应该选择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瓶颈问题,比如淡水资源不足问题如何解决。”倪委员在海洋局工作期间曾搞过一些海水淡化的调研,因此对有关淡水资源紧缺的一组数字脱口而出:“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左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由于淡水资源分布不均,目前有16个省(区、市)中度缺水,其中10个属于重度缺水。”
对于建议提出的过程,倪岳峰说:“这个建议的选题是盛华仁副委员长和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的领导同志共同商量确定的,我只是牵头做这个事。我们和国家海洋局、国家发改委一起到沿海地区进行调研,请有关专家进行深入的分析论证。最后我们的结论是,海水淡化的水质是优质的淡水,完全可以作为生活用水。海水淡化无论从成本、技术和对能源形势的影响,以及各方面的需求都是切实可行的,目前是一个发展的好时机。这项建议在提交过程中我与多名委员和代表进行了交流,全国人大环资委的委员们、浙江团和安徽团等代表团的很多全国人大代表都对这个问题非常关注,因为这是大家具有共识的建议。我在大会前,先把初步的建议分别复印给环资委的委员和人大代表征求意见。他们都进行了认真思考,有的还做了一些调研。许多代表、委员都提出很好的意见,我把大家的意见吸纳进来,对建议案完善和修改。3月份开人大会的时候,我将建议案请大家签名,他们都非常乐意地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倪岳峰建议的主要措施是,沿海地区城市要有海水淡化利用的明确的刚性指标;国家要从发展高新技术和环境资源保护的角度,给海水淡化利用以一定的扶持政策;允许通过检验合格的淡化海水进入城市的供水系统,使淡化海水有一定的市场等。
对于建议落实的情况,倪岳峰说:“作为人大代表,提出建议是我们的职责,同时希望建议能发挥作用。令我欣慰的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召开的代表建议交办会之后,有关部委反映迅速。国家发改委环境资源司专门拟定了办理方案。这个方案是比较全面的,发改委还会同国家海洋局、科技部、国家认证委员会成立了六个工作组,从政策、措施、技术来进行研究。这六个组已经分头到各地调研,目前了解到,已经有一些从技术上解决海水中自然资源的利用,另外还可以通过扩大规模来减少淡化的成本。据悉,国家发改委在此基础上还将要出台一个推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