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的上述报告称,根据估算,世界上“可燃冰”所含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的两倍,可满足人类千年的能源需求。
直接参与“可燃冰”勘探研究的中国石油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陈光进表示,由于“可燃冰”是天然气的附生产品,因此其应用范围与天然气大致相同,是一种典型的石油替代产品。“可燃冰”99%的储量都在海底。
国家发改委的报告指出,国内“可燃冰”预计可在2010至2015年进行试开采,而实现商业开发目前还有待技术上的突破。
发改委的报告称,目前仅在南海北部的“可燃冰”储量,估计相当于中国陆上石油总量的50%左右。尽管储量丰富,但“可燃冰”的商业应用尚面临诸多难题。陈光进说,目前美国和日本也在进行“可燃冰”的勘探研究,但目前的成本高达200美元/立方米,根据每立方米“可燃冰”释放能量相当于180立方米天然气计算,其折合天然气的成本也达到每立方米1美元以上,这跟国内天然气造价每立方米在1元人民币左右相比,实在是相差甚远。
陈光进表示,造成成本高昂的原因首先是勘探规模太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其次勘探“可燃冰”所需的水以及其他运输工程费用都很高,只有将勘探成本降低,“可燃冰”才能真正得到大规模应用。
相关知识链接: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俗称,是由水和气体分子在低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含天然气体分子(以甲烷为主)的冰状物,是近20年来在海洋和冻土带发现的新型洁净能源。
相关新闻链接:
中国石油替代能源发展概述
石油替代能源: 一、乙醇汽油将多元发展,二、甲醇汽油蓄势待发,三、液化天然气将有所发展,四、煤炭液化技术稳步推进,五、二甲醚欲进入能源市场,六、生物柴油发展开始起步,七、燃料电池发展有所突破,八、天然气合成油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九、非常规石油资源将日益受到重视,十、煤层气发展潜力巨大,十一、生物甲烷前景看好,十二、可燃冰将实现零的突破。
能源问题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生活中关注率最高的问题,尤其石油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是现代经济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血液,除了对石油资源大力开源节流外,寻找替代能源也是极其重要的发展方向。2005年中国公布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其中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就包括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生物质化工产品替代石油化工产品;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燃气汽车、醇类燃料汽车飞燃料电池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清洁汽车;醇醚类燃料及煤炭液化技术的示范及醇类燃料的推广等内容。
冰点水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