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节能潜力大 期待突破
2006-09-04

    资料图片:2006年4月6日,为期三天的“2006中原绿色建筑节能科技产品展览会”在郑州中原国际博览中心开幕,当天,吸引大批观众前来参观洽谈。据了解,该次展会主题倡导:绿色、节能、先进、实用,吸引国内外200余家绿色建筑节能科技产品企业参展,展示内容11类1000多个品种。

我国高能耗建筑逾九成

    我国的建筑能耗现状不容乐观。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城乡430多亿平方米的存量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仅占5%左右;即使是新建筑,也有90%以上仍属于高能耗建筑。

    我国建筑在使用中最大的能耗是采暖和制冷,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每平方米采暖能耗约为人家的3倍!

    还有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在逐年上升,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来接近30%。有专家指出,我们目前每年建成的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如果按照现在的建筑能耗,到2020年我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10亿吨标煤的水平。

    建筑节能潜力大

    建筑节能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试行第一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999年又把北方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纳入强制性标准进行贯彻。国办和建设部近年来又相继出台了《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用建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各地也纷纷出台具体落实措施,降低建筑能耗。

    全国人大节能法执法检查组在浙江、吉林两省的检查发现,两省建筑节能均取得不错的效果。浙江省2005年确定的60个示范项目中,太阳能供热水、新型建材均得到广泛应用。吉林省则以墙体材料革新作为建筑节能的抓手,形成了“以墙改保障建筑节能,以建筑节能促进墙改”的良好局面。

    据介绍,浙江省节能建筑示范项目与普通建筑比,室内温度相差2—5摄氏度,空调使用时间也大为减少,能源开支降低1/3甚至一半;吉林省新建建筑中则90%达到了节能设计标准,冬季室内温度普遍达到18摄氏度。据测算,浙江省新建建筑全部执行节能标准后,每年可以节电35亿千瓦时,占全省电力需求的1.8%,可节约标准煤122万吨;吉林省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则比去年降低3公斤标准煤。

    买房也应看节能指标

    尽管一些地方在建筑节能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从整体看,建筑节能还大有文章可做。

    首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还会增长。由于生活水平的差异,目前居民住宅的能耗的绝对值约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60%左右,相对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这个数字会提高,甚至提高较快。比如近年来城市空调负荷的持续攀升。上海、深圳等地,夏季高峰用电负荷已经主要集中在空调上。因此,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如何遏制建筑能耗增长过快的势头值得研究。

    其次,建筑节能关键是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即在采暖、照明、空调、供热水等方面如何节能。说到买房,绝大多数消费者关心的只是地段、价位、朝向、户型、交通,周围有没有商场、菜市场,而对建筑能耗高不高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大节能建筑的宣传力度及其相关知识的普及,让大家知道建筑能耗与家庭支出关系密切。只有广大消费者真正需要节能的建筑,才能刺激开发商去开发、建设节能建筑。

    此外,加快供热体制改革步伐,提高供热效率也是当务之急。因为,我国北方地区,建筑能耗的50%—60%在采暖上,供热效率将直接影响到建筑能耗的高低。从目前情况看,供热体制改革进度缓慢,按面积收取暖费的体制没有根本改变,是造成居民节约用热意识不强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快供热体制改革,使用热像用水用电一样,按量计费,将大大提高供热效率,从而大幅度降低建筑的能耗。

相关新闻链接:

环保节能新领域:建筑节能 实现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热点聚焦:北京玉渊潭南岸有一座8层高的浅紫色楼房,它运行两年多来创造了年节能72.3%的“神奇”记录。这座貌不惊人的建筑就是科技部节能示范楼,被国际建筑界一致认为是节能建筑的绿色样板.

建筑节能法规虽多执行难 节能住宅叫好不叫座

    国家一直倡导发展节能建筑,降低能源消耗。然而,由于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以及节能意识的淡薄等,建筑节能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频遭“冷遇”,推广工作举步维艰,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业内人士担心,如果节能政策执行不到位,此次出台的新规定又将成为一纸空文。

执行无奖违规不罚 建筑节能强制标准形同虚设

    记者近日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全社会总能耗中,建筑使用能耗约占30%。为了降低建筑能耗,我国已经制定了建筑节能强制标准,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实际执行的情况并不理想。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