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出现绵延约两公里的“黄潮”。
本报讯 嘉陵江“黄潮”事件(见本报8月30日报道)引起各界关注。市环保局昨天公布了调查情况。
8月29日上午,嘉陵江面出现大量黄色废水,形成一条长长的污染带。在排除工厂排污的可能后,执法人员在江北苗儿石一处雨水沟里,发现大量黄褐色废水和废旧金属残渣。这些废水从一处建筑垃圾堆渗透出来,流入江中形成“黄潮”。
执法人员认为,这些废水是外地车辆偷偷倾倒铁桶清洗废水,以及酸碱储罐清洗废水和其他杂物之后留下的。昨天上午,一辆罐车匆匆驶来,发现环保执法车之后猛然刹车,拐进旁边一汽车修理店检查轮胎。
环保执法人员目前仍在附近巡查。同时,也欢迎市民提供线索,电话:67868689(白天),67850019(晚上)。据称,提供有效线索的市民将获得奖励。
(首席记者 刘邦云 见习记者 李青南)
相关新闻:
2006年08月30日 重庆晚报
昨日上午,嘉陵江上出现绵延约两公里的“黄潮”。环保局人称,这是江水受污染所致,目前正在调查原因。
昨日上午9时,记者见到,这“黄潮”从正在修建的嘉华大桥工地附近,一直延伸到渝澳大桥附近江心,成弧形,和周围清澈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从鹅岭公园往下看,就好像有人用巨大的毛笔,蘸上黄色墨水,在嘉陵江面重重划了一撇。站在江边,能够闻到淡淡的
一位船家对记者说,10多年来还是首次看见如此景象。接到举报后,江北区环保局人士昨日赶到现场。通过调查,排除了工厂偷排废水,以及工地倾倒黄色泥土的可能性。执法人员当场取了水样,明日有望得出结论。环保局人士希望市民提供线索。
首席记者 刘邦云 见习记者 李青南/文 史宗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