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穿沙路遍洒甘草香
2006-09-01
  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可是今年8月在当地举办了为期一周的“首届甘草节暨草原旅游节”后,人们不但知道了内蒙古鄂尔多斯有个杭锦旗,也知道了它的另一个别称———“甘草之乡”。

  其实早在周隋时期,杭锦旗西北沟一带就被冠以“甘草之城”的美誉,只不过由于交通闭塞、市场萎缩,久负盛名的“梁外甘草”变成了传说。近年来,一条穿越库布其沙漠的公路,拉近了杭锦旗与外界的距离,运出了这传说中的“梁外甘草”,引来了众多客商,使得杭锦旗的甘草再次闻名中外。

  世界排名第九、中国排名第六的著名的库布其沙漠,将杭锦旗划分为北部沿河区和南部梁外区。号称“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给生活在其中的农牧民带来的不光是出行的交通不便,也使得当地丰富的杭锦白山羊绒、甘草、芒硝、陶土、天然气等资源运销不畅,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杭锦旗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

  “穷则思变”。当地干部群众认识到,治穷要先治沙,治穷要先修路。

  1997年6月,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沙会战在库布其沙漠展开,1999年,一条穿沙公路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此后,杭锦旗人民与沙漠的斗争就没有间断过,西部大开发战略更为杭锦旗人民注入了新的动力。到2006年,13万杭锦旗各族人民共在穿沙公路两侧完成人工造林25万亩,飞播造林45万亩,设置沙障9.67万亩,封沙种草51万亩,创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又一个奇迹。穿沙公路在每一个杭锦旗人心目中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一有机会他们就会讲他们的穿沙路,那条他们曾经参与建造的神奇的路———一条全长115公里、纵贯南北的穿沙公路。顺着这条穿沙路,外地客商纷至沓来,带着他们开发西部的愿望,也带来了他们的项目。穿沙路与杭锦旗人共同筑起的“穿沙精神”不仅吸引了客商,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沿着穿沙路,土生土长的甘草种植大户杨楞,指着一片片生长在半沙漠地带的墨绿色甘草苗得意地告诉记者,杭锦旗的甘草粗壮、结实,含粉量高,与其它地方出产的甘草相比更具有药用价值,这是它受到客户喜爱的主要原因。杨楞说,原本这种遍地都是的、被叫做“甜草根”的植物在当地并没有多少人注意,直到穿沙公路修建起来,来这里收购甘草的人逐渐多起来,人们才知道了甘草的真正价值。如今他种植的甘草已经大获丰收,一些外国药商也纷纷赶来订货,他的甘草经过粗加工后就可以销往全国各地乃至韩国、日本。

  库布其沙漠周边都适合甘草的生长。杨楞表示,只要资金允许,接下来他要在沙漠里种植甘草,让沙漠都披上绿色。杨楞笑着告诉记者,他们把地下的甘草根叫做“地下银行”,因为只要处理得当,被挖掉的甘草在两年以后就又会长出来。

  据了解,目前杭锦旗共有人工甘草130万亩,野生甘草239万亩,总量达到2亿公斤。杭锦旗正在有秩序地开发这里的甘草资源,要将这里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优质甘草培育基地。

  杭锦旗,正是中国西部众多县域中的一个样本。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已经在中国西部推广了6年,杭锦旗新兴的甘草事业也是在这6年里刚刚起步。西部大开发带给杭锦旗的不仅仅是政策上的支持,更多的是一种鼓励,一种推动,借着这股东风,杭锦旗将走得更稳、飞得更高。

来源:人民政协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