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立秋,但沪上仍是连续高温天气,“秋老虎”的肆虐让急诊病人中多了不少胃肠道疾病患者。体质弱的人往往“首当其冲”,特别是儿童、老年人、孕妇以及慢性病病人这四类人群,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偷袭”……在上周的“名医网上聊”中,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李勇博士与读者交流了秋泻问题。
湿热导致“一泻千里”
由于这一时期的气候一般比较潮湿、闷热,空气流通也不畅,细菌易滋生,食品极易变质。如果稍微不注意饮食卫生,吃了这些食品易引起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腹泻、食欲减退和恶心呕吐。小儿体质较弱,还容易被肠道病毒感染,发生秋季腹泻。
秋季常见腹泻类疾病主要包括两大类:即感染性腹泻和细菌性食物中毒。前者指由各种细菌(比如: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性肠炎等)、病毒(比如: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等)、寄生虫(比如:兰氏贾弟鞭毛虫、隐孢子虫等)感染而引起的一组急性传染病;后者则由于食入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自备止泻药不可滥用
现在许多家庭都自备药物,比如:黄连素、痢特灵和氟哌酸等,把它们看作是治疗各种“腹泻”的灵丹妙药。只要是发生腹泻,就自行服用。
其实,这些药物对某些类型的腹泻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有些类型,比如:由病毒引起的腹泻,不但收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还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比如服用痢特灵和黄连素经常发生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多发性神经炎、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皮炎毒副反应;青少年大量服用氟哌酸等喹诺酮类药物对软骨发育有影响。
因此,腹泻患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饮食要注重健脾化湿
针对腹泻的处理,除了注意休息和给予必要抗生素、抗病毒药物之外,还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调理得当,可使症状迅速减轻,也可使体力迅速恢复,健康状况好转。在饮食调理上,要以富于营养而又起到治疗作用为原则,要限制粗糙纤维食物与强刺激性食品,以保护肠粘膜和肠道功能。因此,患者应吃些流质饮食,比如:米汤、稍浓茶水、柠檬茶等;有条件的可饮酸牛奶。因酸奶较有营养,又可抑制肠道有害细菌生长,同时也有收敛作用。还比如:藕粉、果汁、果汁胶冻、苹果泥、软面片、菜汤和蛋汤等。
[代表性问题摘录]
六年排便不畅怎么办
答:建议可以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积极锻炼增加胃肠蠕动。每天定时排便。
慢性胃炎饮食怎调理
答:患者的伙食不但要营养丰富,而且还要多样化,以促进食欲,食物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其次,要多吃软食,避免食用过烫、过粗、过硬、过腻的饮食和冰凉冷饮等,尽量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
慢性胃病反酸怎么办
答:有些方法可以减轻胃酸返流,比如:在睡觉时,床头抬高15厘米能防止食管内酸返流;避免喝咖啡、酒和其他能强烈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也能减少胃酸返流;进餐后1小时和睡觉前服用抗酸药物。此外,吸烟和一些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等,所有这一切都有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发生酸泄漏的可能。给予胆碱能药物,可使下食管括约肌更紧地关闭。
[健脾化湿清肠类药膳]
●炒麦粉:小麦粉250克,炒至焦黄。每次服2匙,用沸水冲调
●薏苡仁粥:薏苡仁30克,粳米30克,加水煮粥。每日2次
●荔枝粥:荔枝干5至7枚(去核),山药15克,莲肉5至7枚,粳米30克
●煮苹果:苹果1只,切成片状,放入碗中加盖,隔水蒸熟。功能为和脾生津,涩肠止泻
●栗肉糊:栗子肉7至10枚,捣烂,加水煮糊,加白糖调味。功能为养胃健脾
●山药扁豆粥:山药、白扁豆各15克,粳米30克,加水煮粥,少加白糖调味;或以金樱子15克,水煎取汁,加粳米30克、山药30克煮粥,收敛止泻之功更佳
●乌梅粥:取乌梅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60克煮粥,少加冰糖调味。久泻不止的小儿可用
●煮胡萝卜:胡萝卜30克,加水煮30分钟,加红糖、白糖各5克调味。可作辅助疗法
●参苓粥:党参10克,茯苓12克,生姜3片,加水煎取汁,加粳米30克煮粥。以腹泻属于虚寒的小儿为宜
●术枣饼:取生白术250克,干燥,研成细末,焙熟。大枣250克,煮熟,去核,捣烂如泥。将大枣泥与白术末混合,制成小饼,烘干后食用。每次3至5个,每日2次,用淮山药煎汤送服
来源:新闻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