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一些内河被大片蓝藻覆盖,远看像绿色油漆
蓝藻水与普通水形成强烈反差
环卫工人也无可奈何
连日高温无雨使太湖再次爆发大面积蓝藻,位于太湖南岸的浙江湖州市一些内河及市河上都飘着成片的蓝藻,在烈日下不时散发出腥臭味。
据介绍,今年太湖水域蓝藻比往年来势猛、影响面广,目前每升太湖水中的蓝藻数量在千万个数量级。加上近日湖州高温少雨,河道水位较低,造成太湖水开始倒灌,原来漂浮在太湖水域的蓝藻流向了湖州城内。
由于蓝藻大量涌进,湖州城北、城西两个自来水厂取水口附近的水源保护区已受到影响。水厂启动了紧急预案,跟踪检测藻类数量,目前各项水质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市区30多万居民正常用水。
湖州市环保部门介绍,蓝藻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一旦大面积爆发,会使得水体受到污染,但目前对蓝藻的治理还处于探索阶段,而太湖水域的治理则需要周边各地的协力配合。
相关新闻链接:
太湖部分水域漂满蓝藻 发出腥臭
6月15日,江苏省无锡市鼋头渚风景区太湖边部分水域积聚了大量的蓝藻。
近日,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蓝藻的生长进入高峰期,太湖部分水域漂满厚厚的蓝藻,发出一股腥臭味。据介绍,蓝藻的出现主要是有机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所致。
6月15日,江苏省无锡市鼋头渚风景区太湖边部分水域积聚了大量的蓝藻。
近日,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蓝藻的生长进入高峰期,太湖部分水域漂满厚厚的蓝藻,发出一股腥臭味。据介绍,蓝藻的出现主要是有机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所致。
6月15日,江苏省无锡市鼋头渚风景区太湖边部分水域积聚了大量的蓝藻。
近日,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蓝藻的生长进入高峰期,太湖部分水域漂满厚厚的蓝藻,发出一股腥臭味。据介绍,蓝藻的出现主要是有机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所致。
太湖蓝藻爆发 政府研究对策
针对今年入夏以来太湖蓝藻爆发的情况,昨天我市专门召开治理蓝藻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谈月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太湖蓝藻是近年来影响向我市水质的重要污染之一。今年入夏尤其是8月份以来,太湖蓝藻呈现“来势猛,、爆发力强、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再加上特殊的高温少雨天气和太湖水的大量倒灌,导致市区河流中蓝藻大面积产生。国家、省、市等各级环保部门领导和专家多次深入太湖考察太湖蓝藻情况,我市相关部门也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保证全市生产生活供水安全。
会上,谈月明指出,各地各部门要统一思想,打好治理蓝藻的主动仗。蓝藻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质量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各有关部门必须积极主动地治理蓝藻,克服消极态度,依靠科学,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切实做到有决心、有办法、有措施、有行动,让老百姓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谈月明强调,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要确保供水安全,加强对自来水厂取水口的保护,加强水质监测监控,保证全市所有自来水厂水质合格率达到100%;要加强污染防治,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严重超标排污、偷排的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同时积极做好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工作;要加强河道保洁管理.针对当前河水浅、蓝藻多的情况,加大市区河道清淤力度,及时清理漂浮物和垃圾;要加快截污工程建设,对污水处理厂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达标排放,加快中心城镇在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入使用;要加强宣传工作,增强市民环保意识,形成自觉保护环境、保护水质的文明风尚;要加大巡查力度,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对排污企业、市区河道、太湖沿岸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相关知识小链接:
蓝藻与太湖流域污染治理
蓝藻是一种水中浮游植物,水体中极少量藻类的存在是正常的生态平衡。但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性物质增多导致水域富营养化时,蓝藻就会迅速繁殖和蔓延,使水域呈浓绿色油漆状,散发强烈的腥臭味,严重时可能堵塞自来水厂的取水口。
研究表明,食品加工厂、禽畜养殖场等排放的废水,居民的粪便,洗衣粉洗涤后的废水,农田过量使用化肥等都可能造成水域富营养化。
liangyufan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