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阳东发现的两百年树龄的见血封喉树。
继广东阳江发现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一株见血封喉树之后,阳江市所辖的阳东县大沟镇凉水村日前又发现一棵有两百年树龄的见血封喉树。记者今日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当地村民竟用此树分泌的汁液治疗疮疥,不仅汁到病除,而且人体未见不适。
这棵见血封喉树生长在阳东县大沟镇凉水村村后一个偏僻的角落,树干粗壮挺拔,高二十五米,要四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枝叶繁茂的树冠宛如古代皇帝所用的罗伞,雍容华贵。
当地村民不知从何时起就用该树分泌的汁液治疗疮疥,药效明显而未见不适,方圆数里的村民得知后也常来砍伤树皮或折断树枝取其汁液。树干被砍伤的痕迹清晰入目。村中上了年纪的老人担心过多砍伤会影响此树生长,还轮流看护此树,不至于让人对它过度伤害。
问及该村村民,此前竟无人知晓这棵树就是传说中的“见血封喉”,村民还喜食它的果实。据了解,其果实呈深红色,酷似杨梅,味甜,很多村民尤其是小孩子大都有过用其果实大饱口福的经历。
此间林业局的专家表示,见血封喉是国家二级珍贵树种,目前已确认这棵树是见血封喉,会采取一些措施对此树进行保护。另外,见血封喉也是全世界木本植物最毒的树种。白色的汁液毒性猛烈,与人的流血伤口接触能使人心脏停跳,溅到人的眼里,眼睛会立即失明,其毒性远远超过有剧毒的巴豆和苦杏仁等。因此,会对村民进行必要的防护知识教育。
据悉,见血封喉(Antiaristoxicaria),又名箭毒木,为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这一属共有四种,生长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汁液都含有剧毒。中国只有一种见血封喉,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和海南岛等地。古时多加毒于弓箭的箭矢,如被射中,当即死亡,故有“见血封喉”之名。
相关知识链接:
19世纪中叶,英国殖民军入侵马来群岛,当地土人奋起反抗,他们用一种箭头浸过植物乳汁的箭抵御英军,英军中箭即亡,死伤惨重,以至于闻箭丧胆。土人箭上浸的是什么厉害的毒药呢?它就是世界上最毒的树———见血封喉的乳汁。
见血封喉,又名箭毒木,桑科,见血封喉属植物。树高可达40米,春夏之际开花,秋季结出一个个小梨子一样的红色果实,成熟时变为紫黑色。这种果实味道极苦,含毒素,不能食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均有分布。树液剧毒,有强心作用。国家二级保护稀有物种。
其实这种树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可怕。刘主任介绍说,即使普通人接触到这种毒汁,也不会马上中毒,而且,这种树的毒汁在不同温度和湿度下,其汁液的粘稠度也不同。当湿度较重时,树叶的毒汁就像水一样,毒性就不大。如果湿度较轻,它的汁液就比较浓,这样毒性就比较大。
毒树究竟是怎样让人中毒的呢?刘主任解释说,这种乳白色的汁液中含有弩箭子甙、见血封喉甙等多种有毒物质。当这些毒汁由伤口进入人体时,当伴有一种碱性汁液时,就会引起肌肉松弛、血液凝固、心脏跳动减缓,最后导致心跳停止而死亡。人们如果不小心吃了它,心脏也会麻痹,以至于停止跳动。如果乳汁溅至眼睛里,眼睛马上也会失明。所以,猎人用这种很毒的乳汁制作毒箭作为狩猎的武器,被射中的大型动物,无论伤势轻重,也只会跳几下就倒地死去。
研究中,毒树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使用价值。
“见血封喉”除了剧毒作用之外,难道就毫无用处了吗?当然不是,专家告诉我们,它的毒素不仅能用来做独特的药物,而且它的树皮纤维还能做漂亮的衣服呢!
先说它的药用价值,医药专家把树叶乳汁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毒素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治疗高血压、心脏病等方面。在傣族妇女中,她们还用这种毒汁来治疗乳腺炎,目前更多的药用价值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除了药用,“毒树”的树皮还有另外的妙用。据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馆馆长朱鸿祥介绍,在云南,傣族和基诺族人能用它做树毯、褥垫和衣服。他们先用木棍反复捶打树皮,使得树皮纤维和木质分开,然后将树皮纤维浸泡一个月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去除毒性,然后这种细长的纤维就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
“用它做的树毯、褥垫舒适耐用,睡上几十年也没问题,用它做的衣服和筒裙,既轻柔又保暖。”朱馆长语气中透露出得意的神情。在植物园里,记者也见到了这种用纤维制作的衣服。这套衣服整体呈纤维的本色———乳白色。刘主任说,在云南,人们把这种衣服染成各种各样的颜色,漂亮极了。但现在很少有人穿这种衣服,只有在基诺族的盛大节日上,基诺族人才会把它穿上。
来源:大众科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