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推出一种新的评议方式——专项工作评议,即把对政府官员的个人评议改为对有关工作的评议。其中,对本市大气和水污染的防治工作,成为新评议方式的首选。
副市长吉林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作专项工作报告,并接受了评议。
此次专项工作评议从上半年便投入准备工作。针对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以及市政府自查和区县普查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开展调研和检查活动,收集并整理各方面情况和意见。
市政府报送“大气污染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的专项工作报告后,经评议工作小组议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讨论后,由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评议。
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评议意见提出整改措施,并在专项评议工作满一年后,要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整改措施落实情况的报告,而市人大常委会则对整改情况进行督促落实和跟踪检查。
在前不久举行的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上,副市长吉林在提请评议的专项工作报告中,介绍了本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情况。
空气质量连续7年得到改善
自1998年以来,本市一直将大气污染列为环保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为优化能源结构,天然气使用量由1998年的3亿立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近32亿立方米,电力供热面积由3600万平方米增加到近1亿平方米。为控制燃煤污染,对市区和远郊城关镇的锅炉进行了清洁能源改造,大部分已经采取了脱硫和除尘治理措施。
在缓解机动车污染方面,本市率先在全国提高了新车排放标准,同时对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机动车不准上牌;加大路检路查、入户抽查和进京车辆的尾气检查;2005年使3.5万辆老旧出租车、4070辆老旧公交柴油车及时淘汰更新。
本市目前开复工面积达1.3亿平方米,道路、裸露地面和外来风沙的影响也很大,为此,本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扬尘污染控制专项行动。为削减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化工厂、染料厂等完成调整搬迁,郊区污染严重的企业逐步关停,首钢调整搬迁工作已经启动……
经过努力,本市空气质量连续7年得到改善。2005年优和良的天数达到234天,比1998年提高36.7个百分点;中度和重度污染天数,由1998年的141天减到2005年的9天。
面临的问题仍然很突出
目前本市大气环境质量与国家标准、“绿色奥运”和“宜居城市”要求有很大差距,2005年市区可吸入颗粒物超过国家标准42%,市区有57天出现臭氧浓度超标。并且,发达国家发展中分阶段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近几年在本市集中显现出来。
进一步削减污染“存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如受清洁能源供应的影响,本市不得不保留大量燃煤设施;尚有30万辆黄标车仍在使用等等。
城市发展直接带来人口、机动车、能源消耗等大量增加,据预测:“十一五”本市能源需求增加18%,机动车保有量增加50%,控制污染物“增量”的任务十分艰巨。另外,受降水少、“簸箕”状地形和城市热岛效应等的影响,北京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和清除……
确保奥运会空气质量达到要求
针对当前的严峻形势,本市制定了“十一五”大气环境目标:2008年,城市环境质量和郊区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奥运会提供清洁、优美的环境;2010年,市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基本达到国家标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在2005年基础上削减20%。
根据申办奥运会时的承诺,2008年奥运会举办期间,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要达到国家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导值的要求。为此本市会同国家环保总局,正在协调周边省市,共同制定“奥运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届时将采取更加严格的污染控制措施。
改善大气环境应从源头抓起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评议中,肯定了吉林副市长的专项工作报告,同时强调,尽管2005年市区的空气质量已经达到了7年来最好的一年,但必须看到愿望与现实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要认清治理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维城表示,改善大气环境应从源头抓起,其中要坚决把煤炭耗量降下来。2005年全市煤炭耗量是3000万吨出头,计划到2010年降到2000万吨以下,5年减少1000万吨的美好规划,这个难度相当大。怎么办?王维城认为,主要措施有两条:一是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和优化;二是节能。当前,应当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要大幅度引进天然气,从目前的35亿立方米变成70亿立方米。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