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洪灾害防治区水土流失近170万平方公里
据中国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吴道喜披露,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69.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46.52%,土壤侵蚀类型以水蚀为主,水蚀面积为145.27万平方公里。
吴道喜近日在贵阳举行的“中国·贵州水问题高层论坛”上表示,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横跨东、中、西部三大区域,面积约为46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48%。
吴道喜说,中国是世界上山洪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是由于中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独有的地貌特征、多样的气候因素、人口与水土资源矛盾突出导致山洪灾害发生频繁。
据介绍,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自然特性复杂多样,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程度不一,因而形成多种类型的山洪灾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长江流域是中国山洪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流域内各省市尤其是上中游地区每年因山洪造成几百亿元经济损失。
河流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近日由国家水利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组织的“新疆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项目”考察发现,素有“塞外江南”美称的伊犁河流域目前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在伊犁霍城县惠远镇,仅近五年内就因水土流失损失土地二百多亩,而极具历史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的惠远古城因河道北移1600多米,古城遗址淹在河中心,众多的文物古迹化为乌有,对研究西域文明和新疆历史发展变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伊犁河谷水土流失主要是以沟蚀和面蚀为主的水力侵蚀,以伊犁河两岸较为严重,同时土地沙化、草原退化现象也十分严重。目前,伊犁河谷草原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70%以上,接近3500万亩,沙化草原近36万亩,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导屈建军:伊犁河的整治我觉得这个工程要尽快能够上马,因为伊犁河现地土地流失量很大,尤其这是非常肥沃的土壤,而且威胁到一些居民的安身立命了,而且对文物古迹的破坏也非常严重,所以要尽快采取些导流和控制措施。
知识小链接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17.4亿亩,到1980年约治理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面积却扩大到22.5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地约4亿亩,其中修梯田约1亿亩,而另外3亿亩坡地正遭受水土流失的危害。
原辰佳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