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在日内瓦发表报告呼吁,全球发达国家不仅要树立起修补老化水资源基础设施以及解决水源污染问题的榜样,而且更要承担起重要的责任。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指出,由于全球气候变迁和相关国家对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的管理不善,世界上绝大部分发达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荒。这表明,经济富裕的国家并不等于水源充沛。这份报告更明确指出,像悉尼、伦敦以及休斯敦这样处在经济高度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缺水现象也非常突出,从而反映出这些城市所在国家相关部门对水资源的管理以及对老化了的水资源基础设施护养与改造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报告还特别指出,像伦敦这样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由于城市相关管理部门没有维护好供水系统的老化设施,从而导致该市每天浪费的水量相当可观。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迁的影响,地处中欧、南欧的不少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瑞士、奥地利以及意大利北部等地处阿尔卑斯山脉的国家,因为冰川北移而气候正在变得干燥,沿途江河湖泊的水位正在明显下降。
报告认为,由于制衣印染业、生物制药、冶炼、打磨金属饰品等工业行业,以及诸如水果和蔬菜生产等农业活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用水,发达国家为了压缩生产成本,甚至为了转移环境污染,特别是水资源的污染,将发展中国家作为他们转移生产基地的目标国家。这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水资源受到了严重威胁。为此,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呼吁并敦促经济发达国家在水资源问题上进行更多的国际合作。报告认为,尽管金钱阻止不了全球气候的变迁,但是财力毕竟至少可以用在保护净水的供应方面,因为水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也在日内瓦发表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总人口中,大约每6个人中就有1人无法获得干净用水,而每3个人中就有1人因缺水而无法获得卫生保障。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因缺少干净饮用水而每年死亡的人数高达300万,因为被污染了的水或静止的死水往往是伤寒、霍乱、疟疾以及慢性腹泻等致命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因此,联合国希望在未来10年内通过各国政府与民间组织的通力合作将这一数字减少一半。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