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造就生态新竹溪
2006-08-22

 

    地处湖北西北部的竹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和湖北省特困县。自2000年被国家列为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以来,竹溪县累计完成工程造林26万多亩,其中退耕还林15万亩,荒山造林9万多亩,封山育林1.5万亩,实现了从穷山恶水到青山绿水、再到金山银水的三次跨越。如今的竹溪县,山绿了,水清了,老百姓富了,被湖北省授予“造林绿化先进单位”、“退耕还林先进单位”。

    退耕还林退出生态强县

    过去,竹溪人毁林开荒、采石挖沙,导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水土流失,耕地逐年减少,每年流失的土壤相当于800亩土地。

    痛定思痛,竹溪人开始大力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走兴山富民之路。通过政府引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竹溪县对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工程覆盖12个乡(镇)244个村的3.7万多户农民,累计建成茶叶等高效经济林基地18万亩,杉木等速生丰产林基地25万亩,金银花等中药材基地40万亩,退耕还林工程直接为农民增收1.4亿元。“十五”期间,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增加到389.4万亩,有林面积达到315.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4.8%,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日渐凸现。

    退耕还林退出茶叶名县

    竹溪县是传统山区农业县,“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经济发展缓慢。

    “十五”期间,竹溪县牢固树立“靠山养山、兴山富民”的发展观,借助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茶产业。竹溪县在不断扩大茶叶种植面积的同时,注重加强茶叶质量管理和茶叶品牌建设,先后创立了“龙峰”、“箭茶”、“银桥”等知名茶叶品牌。

    目前,竹溪县茶叶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销茶叶628吨,实现收入6000万元,茶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20%,初步形成了“户户有茶树、村村有茶园、乡乡有茶场”的产业规模。2005年3月,国家林业局授予竹溪县“中国茶叶之乡”称号。

    退耕还林退出水电大县

    实施退耕还林后,竹溪县森林植被得到恢复,昔日“山上秃子头、黄土到处流”的场景一去不复返。

    竹溪县境内有大河、泉河、汇湾河等197条河流,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7条,径流量35.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10万千瓦。竹溪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结合退耕还林工程,以生态招商、环境引资,全方位开发县内各大河流流域。

    目前,以鄂坪电站、白果坪电站、周家垸电站等为龙头的水电企业已投产见效,仅2006年上半年就实现水电综合产值1亿多元,利税1000多万元。水电产业的兴起不仅为全县农田灌溉、人畜饮水、防洪抗旱、生产生活用电提供了重要保证,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养殖业、旅游业、餐饮服务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