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中的古代科技之谜
2006-08-21

  马王堆一号墓中,人们发现了一个竹编的箱子,其中两件非常轻薄的衣服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这件衣服袖长1.9米,衣长1.28米,还有很厚的袖圆,重量却只有一两左右。专家给它们命名为素纱蝉衣。湖南省博物馆开放管理部主任、从事马王堆研究工作30余年的刘小豹介绍,丝绸是动物蛋白质的编织物,极易腐烂,像素纱蝉衣一样完整保存2000年的丝织品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它之所以能保存到今天,是因为马王堆一号墓的深埋密封效果十分神奇。对于研究者来说,面对这样的国宝级文物,除了把它很好地保护好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它进行复制。复制的目的就是复原古代生产的过程和技术,这在当时是作为一个国家课题布置下去的。但很多单位不敢接。
转自club.china.com
  在今天的丝纺业中,想要做出一件重量十分轻的丝织物有两种办法:一是降低丝绸的厚度,二是用最纤细的蚕丝织布。在素纱蝉衣的仿制中,为了做到轻与薄的极致,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纤细到极致的蚕丝进行纺织。但是,恰恰是在蚕丝的粗细上,今天的丝织业无法同西汉古人相比。原来,西汉时代的蚕种还保留着很多野生特性,个体较小,蚕丝也十分纤细。而今天的蚕种却是在两千年里不断杂交驯化,体型肥大,早已经不可能吐出西汉时代那样纤细的蚕丝了。
转自club.china.com
  后来,国内一所著名的纺织单位——南京云锦研究所,接下了这个任务。他们组织起一个攻关的队伍,专门研究复制问题。南京云锦研究所采取了药物控制蚕生长的办法,而且为这些参加特殊任务的蚕培植了一批桑树,保证没有任何空气污染。在特聘的10名缫丝能手的帮助下,后来得到了最细的蚕丝。又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序,终于在1990年成功制出类似素纱蝉衣的复制品。这个复制的过程竟然长达20年。这件复制品重49.5克,比汉代的还重0.5克。但是按照复制的工作人员说,已经达到极致了,已经没有办法再减量了。对于厂里来说,这都算是文物了。因为它标志了这20年,这个厂相关科研人员的心血,一个智慧的结晶。

  这些发现可以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当时古人的科技水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现代水平。这么说可能有人不相信,但是后来,从马王堆那具千年不腐的女尸上,人们找到了证据。

  1970年,来自全国的专家对女尸进行了解剖和研究。因为女尸肌体的良好保存状态,使专家们得以获得了许多珍贵的古代病理知识,而其中的许多发现,更是让现代人吃惊不已。在女尸身上,专家们发现了非常严重的冠心病。她的身体动脉血管,绝大部分已经有了粥样硬化。很显然,这个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一大杀手。第二,专家们在她的肺部发现有肺结核的钙化。这就显示,19世纪人类社会的不治之症———肺结核,当时就已经有。而且,最重要的是,她的肺部还已经钙化了。肺部钙化,这是肺结核痊愈后的表现。那么,2000年前的汉代宫廷医生,莫非已经掌握了治愈肺结核的特效技术?

  我们知道,要控制结核病,除了自身的抵抗力强之外,还要有好的营养条件。但是要想痊愈,恐怕相对来说要困难一点。不仅如此,专家们还找到了胆结石,而且非常严重,有两处,一处在胆总管,蚕豆那么大,把胆道堵得水泄不通。另外,更让人惊奇的是,医生们还在贵妇的身上找到了三种寄生虫,其中竟然有血吸虫。

  血吸虫病,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南方地区的严重的流行病。但是,没有人想到,血吸虫病早在汉代就已经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得了血吸虫病的人,应该是腹胀如鼓,四肢骨瘦如柴,可是在女尸身上,医生们没有找到这样的症状。她的皮下脂肪异常丰满,所以,显然血吸虫被有效地控制住了。

  西汉贵妇生前病魔缠身,但是,从她的遗体上,医学专家们却并没有发现长期卧床养病的迹象。对于一个同时患有这么多疾病的人,能够长期稳定控制病情,在今天也可以算是奇迹,这说明汉代医术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对于这一点,考古学家在出土文物中也找到了相关的证据。

  古学家们在帛书里面发现了一些医术,同时还发现了一个关于外科手术的记录。虽然只有几十个字,但是非常形象。书里说,这个人得了痔疮,而且是内痔,怎么办呢?首先,杀狗取其腹。就是杀掉一条狗,那个“腹”就是狗的膀胱,把狗的膀胱取出来。以穿月,月是什么东西,就是一根空心的竹管,用一个空心的竹管穿狗的膀胱。入直中,直中是人的肛门,那就是把它从人的肛门里面捅进去。接着在外面对着竹管开始吹气,狗膀胱就开始在人体内膨胀了。然后拖之,往外拖,拖着那根竹管和狗的膀胱引出。取刀去其巢,巢就是溃疡,割掉,用上一种消炎止疼中药糊上。这个时候出现一个问题,就是人的肛门拖出来回不去了,怎么办?古人也说了,倒悬其人,把这个人倒着吊起来,利用地心的引力,让人的肛门自动地往腹腔里坠。可是还回不去怎么办?以海水见其心腹,就是用一盆特凉的水,对着患者的胸口和腹部一泼,会产生一个什么效应,肌肉一收缩,入已。这段神奇的记录证明,不仅中医当时已经具备了操作简单外科手术的技术,而且对于医学的记录和积累,也是相当重视的。

  这样不得不使我们对中医有一个重新的评估。在马王堆医术当中还有这么一个病例,关于诊断心脏病的。西方有一个德国医生叫克劳勃,他发现了人的心跳的规律,就像一匹马,以三连音律节奏在奔跑。如果这个人的心跳有杂音,就是得了很严重的心脏病。这个就被称为克劳勃奔马率,这是19世纪的事情。世界已经承认了,而且用他的名字命名了。同样的结果,专家们在马王堆医书中发现了,但是说法不一样:如果摸脉搏的时候,人的脉搏像三个人同时撑这个谷子的那种节奏,那么这个病人病得很厉害了,而且不过三天就会死。这个发现比西方学者足足早了1000多年。

  马王堆的魅力散发30年,不仅仅是因为它展示出了许许多多的技术奇迹,描绘了2000年前的人们的生活。更多的是,它留下了很多难解的科学秘密,人们至今还找不到科学的解释。而它们作为那个时代的孤证,一旦解开,将会重写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史。

来源:中华网论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