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谁想到,眼前这条横贯康乐村的臭水沟,在数年前还是清澈见底并举办过龙舟比赛。现在,两岸制衣厂和小染坊林立,各种废水直接排入河中,日日散发的臭气让周边居民叫苦不迭。 昨天,记者接到报料来到位于康乐村康乐祠前的这条小河,最宽处不过3米,最窄处大概只有2米左右的河涌已被完全染成黑色。河面漂浮着各种杂物,塑料瓶、小动物尸体、垃圾袋等随处可见,从桥上路过的行人无一不是掩鼻快速离去。 龙舟竞渡已成往事 住在桥头康乐中约南街7巷10号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这条河基本上南北横贯大半个康乐村。作为居民,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据他透露,附近居民大多把除了粪便之外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中,两岸很多小染坊也没有环保观念,直接排放生产污水。 一位保安说,以前这里都是本地人,但是后来流动人口越来越多,生活污水的处理变成了很大的问题,很多人只好直接把污水排放到河道里面。 记者顺着河岸下行,看到两边都是居民平房,很多平房的污水管道都是直接连到河面的。一位卖饮料的黄女士从小就居住在这里,她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河水非常清澈,而且还经常进行龙舟比赛。不过,大概3年以前龙舟就被“闲置”起来,因为已经没有了“航道”。这里以前的河道大概有3米深,后来由于大量生活污水的流入,河床已经被抬高了很多。有时候出现断流,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河床的深度只有1米左右,根本没有办法划船。 都是小作坊惹的祸? 记者顺着河岸走出近500米,看到到处都是“××制衣厂”、“××珠片绣花厂”、“××烫钻工艺厂”的招牌,这些小作坊的污水管道不少都是直接连接到河面的。康乐祠前大街1巷一位姓黎的服装店老板告诉记者,碰到生意好时,有些作坊每天早晚都会向河道排污。 正在河面打捞漂浮杂物的客轮环卫公司工人韦应才告诉记者,这条河直接通往珠江。自己和4位同事每天要打捞四五次,很多时候都是刚打捞完,又有居民从楼上扔下垃圾。老韦向记者抱怨说,虽然5个人只负责500米左右的河段,但是每天都累得够呛。希望广大居民能够自觉提高觉悟,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记者谭德波 摄影高鹤涛 实习生曹景荣)
|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