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1.7万人的当代清明上河图(图)
2006-08-21
 

王群先生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国画

    从长沙走出去的画家王群,在河南历时12年创作国画长卷《正月》,被誉为“当代清明上河图”——

    湘籍画家一幅画描绘1.7万人

    在河南省日前公布的首届知名文化产品中,国画长卷《正月》名列其中。该长卷的复制品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定为涉外专用礼品,这幅在河南家喻户晓的长卷轰动中原画坛,仅描绘的人物就达1.7万之多,被称为“当代清明上河图”。记者8月19日在郑州采访《正月》的作者王群时,他用地道的长沙话告诉记者,“我是长沙南门口长大的呢。”

    12年只为画好一幅画

    卫河环绕着大山蜿蜒远去,河面上几只船儿载着游人和香客缓缓驶来……这是一幅取材于上世纪80年代河南省浚县庙会题材的大型工笔长卷,长25.4米,高0.83米,画中描绘的人物达1.7万多人,而且每个人的服装表情各有特色,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原农村的巨大变化。

    在王群家里,记者有幸目睹了《正月》原件。

    王群告诉记者,这幅长卷,从1992年开始创作,到2004年结束,历时12年。12年间,他上小学的儿子大学毕了业,自己也从满头黑发画到两鬓斑白。这12年间,为了画好《正月》,王群不逛街不会客,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在自己的画室里尽情创作。他爱人顾凤格告诉记者,当时为了寻找那个年代人物的服装,仅布条就堆了半屋子,草稿更是堆成了山。“这一万多个人物中,服装都是那个年代特有的,而且没有一件服装是重复的。”王群自豪地告诉记者。

    说起创作的初衷,王群说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自己就多次去离郑州浚县逛庙会,该庙会自古以来就是全国最大的庙会之一,有着深厚的商品经济和传统文化底蕴,加之当地是河南有悠久历史的名胜之地,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览并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墨宝,文物古迹荟萃,自然人文景观俱佳,是一个集历史、文化、风景名胜之大成的理想绘画背景。

    多次惊艳国内外

    《正月》面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中国当代人物画的黄钟大吕”。

    2004年8月,“‘河南文化周’”在法国巴黎开幕,王群的《正月》应邀赴法,当地的《欧洲时报》进行了专题报道,展览是在法国华侨华人会馆举行的,但《正月》吸引了法、英、意等不少欧美国家画家的关注。一位智利的女画家听说后特意赶来看《正月》,她看得很仔细,看画期间还不停地抹眼泪。她对王群说:太好了,这是中国的民间狂欢节,这么盛大的场面,油画怎么也画不出来。一位法国画家说:中国艺术太迷人了,不但画得气势大,细部也很精美,完全可以同世界名画媲美。

    目前,《正月》已成为河南的旅游产品,已经出版了好几种版本的复制品,甚至还有专门经销各种长卷《正月》复制品的书画店,据说生意还不错。

    经常梦见麻石街臭豆腐

    今天,王群和他的画在河南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王群是从湖南走出去的。今年63岁的王群前后已在郑州生活了40年,但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依然一口家乡话。

    王群出生在长沙,早年毕业于湖南省艺术学校,后来分配到河南工作,在郑州成家立业。后来又到长沙市群众艺术馆从事多年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当时就多次在湖南和全国美展中获奖,1980年为了解决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离开长沙调入河南省美协工作。

    “人真是奇怪,只要一做梦,梦里出现的总是长沙的麻石街、南门口的臭豆腐。”记者发现《正月》的署名处写着“望湘楼主人王群”,问老人是否想念家乡时,王群对记者说:“长沙留在记忆中的印象太深了,几乎每时每刻都忘不了,《正月》画里面就有不少是我长沙的朋友呢。”他告诉记者,自己到郑州后创作的每一幅画落款都是“望湘楼主人”,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来源:长沙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