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天气频现 多地联手展开“治霾攻坚战”
2016-10-24中国新闻网
       10月份以来,中国京津冀地区已出现三次持续时间较长、范围较大的重污染天气过程。中国北方即将进入采暖季,为破解冬季采暖燃煤散烧顽疾,环保部与多地联手展开“治霾攻坚战”,“铁腕”应对秋冬季重污染问题。

       三年减排显成效重污染强度降低

       为解决中国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改善空气质量,2013年9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大气十条》),提出10条35项重点任务措施,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

       今年7月,中国工程院会同国家环保部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期评估结果显示,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成效已经显现。全国城市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呈下降趋势,但环境空气质量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PM2.5浓度均值由每立方米72微克下降到每立方米55微克,下降23.6%,日均值超标天数的比例由33.2%降至20.8%。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过去三年同期相比,2016年10月以来,京津冀地区PM2.5日均浓度最大值为每立方米241微克,与前几年相比有显著下降,说明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对京津冀区域的重污染“削峰”发挥成效。

       贺克斌说,监测显示,今年10月以来北京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为5天,与过去三年相比,没有增加。2014年10月,北京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数曾高达10天。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柴发合对中新社记者表示,2013年9月国家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后,各部门制定了防治方案及实施细则,从中央到地方,污染防治力度前所未有。通过采取减少焚烧、强化工业污染防治、控制机动车数量等措施,空气质量有所改善。尤其在非采暖季,京津冀等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