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冰芯记录人类"污染档案"
2006-08-16
中国科学家在天山山地冰川的冰芯中发现了人类污染大气的证据。这一结果证明了即便是远离人类居住的偏远地区也已经受到了污染。

  科学家通过对天山一号冰川中形成于1955-1998年,长度为14.08米的冰芯中记录的有机酸含量的分析,充分证明了天山地区的大气已经受到了人为污染。由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心清与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员丁文慈合作撰写的论文,刊登在近日出版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第25卷增刊上。

  中国科学院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心清说:“研究表明,天山一号冰川记录的人为污染物含量,主要来源于周遍尤其是乌鲁木齐市和后峡镇等近距离城镇的人为大气污染。”

  由于冰冻环境可以有效地保存大气有机物质记录,所以就目前所知,冰川是记录大气中主要来自人类污染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的最理想载体。冰芯中污染物的记录,可以重建过去大气中相应化合物的来源、含量及其变化,追踪其来源,从而回答人为污染的影响问题。

  长期以来,远离人类居住的遥远地区被认为没有或者很少受到人类的大气污染。因此,它们的大气化学组成可以作为大气化学的本底,通过与本底的对比研究,评估人类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在过去二十余年中,远离人类居住地区的大气化学组成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研究几乎遍及世界的各个偏远地区。

  李心清说:“作为一个远离人类居住的偏远地区,人类的大气污染是否影响到了天山地区,是科学界近年来争议较大的问题。我们的研究同时也表明,天山地区已经受到人为污染。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利用远离人类居住地区的大气化学组成,作为大气本底评估大气污染程度时,应采取谨慎态度。”

  中国天山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区内地广人稀,气候干旱,四周被隔壁沙漠所包围。所研究的一号冰川位于东经约87度,北纬约43度,西南距离乌鲁木齐市约105公里。

来源:搜狐新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