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画面上看到的就是平时生活中常用的5号7号电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上面标有无汞或者低汞的字样。中国电池协会主任王金良: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改委已经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废电池污染防治政策,这里面明确表示不提倡集中回收,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现在的碱性电池,已经实现无汞化或者低汞化,他的汞含量已经和土壤中的汞含量接近,可以同生活垃圾一起填埋。
王金良主任告诉记者,这类电池中的主要污染物就是汞,由于目前还没有更好的处理技术,对于这些低汞的电池如果集中回收,产生的二次污染可能大于电池本身,所以不提倡集中回收,据了解我国电池无汞化的环保进程低于国外,目前只有国内少数大的电池生产企业实现了无汞化生产。2005年生产无汞或低汞碱性电池65亿只,只占一次性电池总数的25% 。
在我国,占产量较大比重的,还是含汞量较高的碳性电池,一节废旧碳性电池可以使1平方米土地和10立方米被污染。虽然国家从去年就开始要求逐步淘汰碳性电池,但由于碳性电池价格便宜,在一些不发达地区仍然在生产和销售。在这里提醒大家对于这种电池还是需要集中回收处理的。
知识小链接:
电池的污染及资源浪费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电池对人体环境的危害和污染尽人皆知。有关资料表明,一节五号电池腐烂在地里,能使一平方米的土壤绝收;可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在地下不断释放有害物质长达上百年之久;这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镉、锰等)通过被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人体后,会伤害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骨骼以及生殖系统,甚大到致癌。很多疑难杂症均是环境污染的产物。面对象“非典”一样的废旧电池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而将要燃烧起的地下之火,我们还能坐以待毙吗?需靠每一个人的努力,自觉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才能使我们的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据统计,2002年我国国内电池消耗量约180亿支,其中绝大数为一次性电池,用完即弃,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废旧电池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污染环境的受害者,是一把“双刃剑”。废旧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成为电池业发展的桎梏。每年报废的上百亿支电池,大部分没有回收处理,也没有按照固体危害废物来管理,而是当做普通垃圾来对待,或深埋、或焚烧,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了显现的和潜在的危害。目前我国对于废旧电池的处理办法为再生利用,提取其中的有用成份,将废物变为资源。而用于回收利用方面的资金,远远大于生产资金,因此,现在就从我做起,大手拉小手。电池的回收势在必行!
我们大家都是地球村人自然之子,对地球都有良知、都有一份情感。为人类的明天,请大家用环保电池,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一片绿地。让环保走进我们的生活,让电池回收成为新世纪一个潮流、一种时尚,更应该成为我们的文明和教养。个人的行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把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便足以托起一种文明,一种与自然共生的文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明。明天我们赖依生存的地球更加伟大而美丽,一定是——地更绿,水更净,天更蓝。
来源:第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