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博园占地约1155亩,占地面积是1999年昆明世博园的两倍,而“绿博园”的绿化面积更是超过了105万平方米。绿博园共有37个室外参展景点、5个国际景点以及主展馆、绿色家园展示区、旱溪园、江滩湿地区等3大景区。整个园区既有江南的小桥流水,也有西部大漠风光;既有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又有异国风情的韵味,相互间巧妙集合,既现代又不张扬,既和谐又富有灵气。
南京首届国际绿化博览会里面有2个小品是我承建的。
我去了绿博会拍摄了大约500张相片。我从今天开始陆续发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本贴先从不起眼的几个园区里面的曲径开始。
南京绿博会实景赏析-小径
这是安徽园林做的景观,这种径比较常见。
路面用不规则的碎石材铺设而成。
这种路面要达到理想的效果碎材之间的衔接十分重要。
图中有下侧,露出了大块的泥巴。似乎好象少镶了一块。
踏在这条路上给人的这种华贵庄重的感觉,主要还是来自选材。
这条路上还镶嵌着大量的浮雕。我原先以为这些浮雕是石雕,经过仔细辨别,竟然是铜压铸的,十分精美。
大家对于苏州园林的精巧灵秀、景中有景应该是有同感的。
一进入姑苏园,出现在你眼前的就是这样路径。
面对铺设得如此精巧的径,我忍不住又一次按了快门。
路径的铺装主要是2个功能,其一是方便交通,其二就是烘托环境。
走着走着,我发现镶嵌的卵石变化了,再按一次快门应该也不为过。
韩国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要使园林的布局看起来比自然还要自然。绿博会韩国园看起来一如出自天工,但细细一看,也是人工营造的结果。
从这条径上看,有着中国园林的元素。
河北园林的风格是典型的中国北方园林。绿博会的河北园也体现出了北方园林的特征。
一说到北方园林,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们的崇山性。他们的崇山性表现在园林的堆山上,堆起的山体雄伟,以高、壮为美。
看看这条通向绿博会河北园小山的径:
湖南是楚湘文化的发源地,湖南园的小径比较规正。
这条小径边伴着湘竹。小径那深沉的颜色与翠绿的湘竹十分相配。
这次南京绿博会还有一条十分有特色的小径。
径前是一回音壁,你一鼓掌,据说挂着的溪流就开始湍急发出声响。
我使劲鼓掌,好象反应不大,呵呵。
声响反应不大,照片我照发不误。
江西园的小径特意建着2个台阶,看上去很沉稳。
走上这条小径就意味着踏上红色之旅?
我一走进墨西哥园,最吸引我眼球的就是那一丛一葱的仙人掌科植物,很多还开着花。
一看见这么多仙人掌科植物,大家应该知道已经进入了什么类型的环境。你看这条小径:
大家都知道,我国留存最早的园林遗址是山西新绛原绛州太守衙署的花园(古称绛守居园池),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至今还丘壑残存。
山西园给我的印象是雄浑方正,它的小径通向一砖雕花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