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秋老虎”?
2006-08-11

立秋后,天气逐渐转为早晚较凉,但白天仍旧热浪袭人。这是因为“立秋”时三伏天还没到尽头,暑气尚未消失。所以,立秋之初,天气仍很闷热,人们首先还是要防暑降温。

    立秋一到,就意味着秋天开始了。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中医认为,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

    早睡早起护阳气

    秋天,天气属于温燥,会损害人体的津液,使人出现皮肤干燥、眼干、咽干少津液,小便黄,大便秘结症状。老年人在此时还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立秋节气是一年中气温由升温向降温的转折期。早晚温度将逐渐拉大,晚上人们已感觉到天气有凉的意思,因此睡眠也逐渐有摆脱“酷暑”的感觉。

    此后秋风秋雨渐多,气候多变,所以气象专家称之为多事之秋。入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抗病能力减弱,如果注意不当,即可能发生腹泻。婴幼儿在这个季节是腹泻的易感人群,3岁以下的小儿容易发生“秋季腹泻”。

    立秋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这是因为早睡有利于保护人体的阳气。秋天也是锻炼的好季节,要加强室外活动,如跑步、打球等。

    少吃辛辣多吃酸

    中医认为从饮食上讲,因秋天由肺主宰,应多食酸,少食辛。这是因为辛味发散泻肺,酸味收敛肺气,秋天肺气宜收不宜散,所以“立秋”后要少吃葱、姜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味果蔬,如橘子、柠檬、猕猴桃和西红柿等,还要禁寒凉。因秋天多风燥,饮食要多喝粥。

    防暑降温要继续

    近来一直多雨,天气闷热,暑气逼人。所以,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

    一、清热解暑类食品别一下子全撤除。此类饮食既能消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二、寒凉饮食要减少———西瓜、黄瓜要少吃。经过一个夏天后,人们的身体消耗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吃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三、饮食营养要加强———可适当吃肉食。人们不能只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到了立秋可以适当吃一些肉食,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鱼、瘦猪肉、海产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还须防治“空调病”

    炎炎夏日,许多家庭和办公室都开着空调,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的同时,也有人患上“空调病”。在立秋后,天气早晚较凉,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症状。

    一、空调开放时间不宜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调在除湿档。

    二、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们经常喝点姜汤。中医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

    三、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胃肠功能较弱,如经常腹泻的人,不宜开空调。必要时避免直吹或将腹部盖好。

    预防胃肠疾病

    秋天,面包、蛋糕、熟肉、鱼虾、奶、鸡蛋、桃、香蕉、甘蔗、大米、豆类等食物易发生霉变,因此,有关专家提醒人们,在这个季节打开封闭式包装的食物后,一天内应吃完,如时间较长,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要充分加热后才可食用。牛奶变质一定不能喝。霉变的大米、面包、蛋糕一定不要吃。经过清洗的水果更易发生溃烂,所以应现吃现洗。

来源:山西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