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战白色污染再度“升级”
2015-01-05来源:新华网
   地处中国东北地区的吉林省1月1日起正式实施“禁塑令”,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这标志着地方政府向白色污染宣战有了“升级版”。

  2008年6月1日起执行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规定,全国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的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该规定实施初期效果明显,但目前开始遭遇一些尴尬。

  以近年流行的餐馆外卖为例,为节省成本,超薄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就成为餐馆的选择。记者在长春市一些商业中心走访时也发现,一些餐馆送餐时仍在使用超薄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在一些餐馆,仍旧提供一次性餐盒和包装袋。

  有关部门2013年公布的《“限塑令”实施以来的主要成效》显示,“限塑令”实施以来,塑料购物袋使用量和丢弃量有所减少。但由于没有替代产品跟进以及人们传统消费习惯的作用,一段时间后,塑料购物袋的使用量又反弹了。

  为此,2013年4月,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实施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限塑令”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制定细则或地方条例(办法),细化要求,提高标准,逐步探索“禁塑”的可行性。

  在这一背景下,吉林省决定自2015年1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

  据了解,吉林省“禁塑令”是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薄膜袋制品和餐具两大类产品。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薄膜袋,包括购物袋、连卷袋和平口袋,不包括商品出厂的原始包装袋和用于盛装散装生鲜食品、熟食等预包装袋。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包括餐盒、碗、杯、盖、盘、碟、刀、叉、勺、吸管等。

  据了解,吉林省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及餐盒年消费量约3万多吨。目前,吉林大成L-乳酸、中粮聚乳酸原料项目已相继启动和开工。此外,吉林合润、长春必可成、长春海正等可降解塑料袋及餐盒生产企业已具备生产能力。目前来看,替代产品生产技术成熟可靠,产品产量充足,可以满足“禁塑”后的市场需求。

  吉林省多部门近来表态,将强力推行“禁塑令”。吉林省环保厅副厅长孙铁表示,从现在开始,对以石油基为原料生产在自然环境或堆肥条件下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等建设项目坚决不批,从源头上控制“白色污染”的产生。

  吉林省发改委副主任宋刚认为,“禁塑令”有效实施,不仅能使吉林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坚实一步,更能使吉林省以聚乳酸为代表的生物化工产业突围,占领发展先机。

  此外,吉林省政府拟提请本省人大将“禁塑令”上升为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扩大立法范围和“禁塑”内容,制定“禁塑”目录,并根据新产品生产和市场供需状况,适时调整目录。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吉林省的“禁塑令”尝试取得成功,很有可能得到其他省份的复制,不但相关产业将受益,而且自然环境将得到更好保护。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