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补跌”迎来新能源时代
2014-12-02来源:证券时报 
       5个月内骤降了近40%,国际油价的“大崩盘”引来满天飞的分析评论,阴谋论也充斥其中。但是,放眼大宗商品整体格局,我们看到的是,原油价格是在大宗商品市场整体一溃千里的压迫下,以“补跌”的姿态迎接一个新原油价格时代。


        6月末至今,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和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即期合约价格从年内高点114.81美元/桶和107.26美元/桶,已猛跌至12月1日的70.17美元/桶和63.72美元/桶,5个月内骤降了近40%,呈一泻千里之态,称之为“崩盘”并不过分。

       国际油价的剧烈下调受到广泛关注,并已经对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国际油价变动的一盘大棋中,阴谋论始终有着强烈的魅力。记者认为,短时间内可以违背经济基本面操纵市场,但在长期和全局上,违背经济基本面的操纵必败,操纵市场以打击对手的阴谋能够为符合经济基本面的趋势推波助澜,却无法逆转整个市场的趋势。

       实际上,面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大调整,原油价格已经高企太久。5个月之前,代表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CRB指数自2011年5月以来的3年多时间内,跌幅达到22%,而原油价格仅仅比最高点便宜5美元/桶。

       不要说今年年内铁矿石价格已经猛跌了41%,就连同在能源市场的煤炭价格从年初到8月下旬,跌幅也达到22%。相比于两个国际性大品种的脆弱,国际油价依然高高在上,整整4年维持在年平均价格95美元/桶,跌幅不超过5%。

       显然,大宗商品市场凶悍的跌势,让坚挺了4年的国际油价,仅靠资金是扛不住的。5个月的暴跌,资金加速认输离场。欧洲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Brevan Howard计划清盘旗下规模达6.3亿美元的原油商品基金,就是国际对冲基金认错离场的一个典型。

       在商品市场供大于求格局下,原油市场扛不住美国产油量的激增,也扛不住全世界需求的持续疲软。由是观之,欧佩克国家的不减产决定是顺势而为,而不是简单阴谋论所能左右。能源市场已经不可避免地从以价格为基础转向以产量为基础,一个新能源价格时代已经来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