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提出胶质瘤新分型系统
2014-02-24

我国学者提出胶质瘤新分型系统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4-02-24

    科技日报讯 (王英典)近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樊小龙教授领导的团队与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基于分子共表达网络的神经胶质瘤分型系统。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刊物《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该系统的建立对于目前普遍采用的基于形态学的胶质瘤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并将为后续特异性治疗靶点的筛选奠定基础。

    神经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客观、有效的诊断标准的缺乏是限制胶质瘤研究的根本原因。目前医学界普遍采用的胶质瘤分类诊断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形态学指标。该分型系统不但未能揭示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本质,且主观性强,不一致性高达40%。近年来,科学界致力于寻找基于分子表达的分型方案,提出了多种模型,以期指导胶质瘤的研究和治疗。

    研究团队发现,利用在神经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亦在胶质瘤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两个酪氨酸激酶受体分子EGFR与PDGFRA,所分别构建的胶质瘤共表达分子网络,即EGFR 和PDGFRA module(EM和PM),可将胶质瘤样本明确地分为三大类群。其中,EM和PM各包括核心基因30—40个,彼此不相重叠,极可能代表着两个特征性的调控通路,在不同亚型的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分型模型可在全世界四大不同数据库,超过1000例样本中得到重复。三类亚型具有显著不同的遗传学背景和预后,并很可能起源于不同的细胞系。

    该分型系统的建立对于胶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工作中建立的理念也可能指导其他肿瘤的分子分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