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也能批量生产?
2014-02-18

人体器官也能批量生产?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4-02-18

人体器官也能批量生产?

    将人体器官变成产品,通过流水线生产,最后“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构想以前只能是天方夜谭。近期,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在这一课题上各自取得了一些成果,为因器官短缺而无法进行移植手术的患者们带来了生的希望。

    据俄罗斯之声网站2月16日报道,在俄罗斯乌拉尔地区首府叶卡捷琳堡,开设了一个独特的实验室。在那里,科学家们结合自身以及国外同行的经验,利用需要更换器官者自身的人体细胞进行“人体零件”的生产,通过3D打印技术成功印制了一块软骨和耳朵。参与实验的生物学家认为,如果他们接下来的计划——生产一个健康的肾脏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其他的人体器官生产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届时将有特种机器人昼夜培植人类细胞作为原材料,用以制造所有必要的人体器官——从移植烧伤的皮肤到生命重要器官。

    与此同时,美国的一名科学家也利用车祸事故遇难者严重受损的肺部作为原材料,成功培育出了人造肺。据美国《休斯顿纪事报》2月14日报道,负责人尼科尔斯剥离了受损肺部的全部组织,只留下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充当“骨架”。接着,科学家将从其他肺部中选取的健康细胞附着在“骨架”上面,再把整个结构放入营养液中,促进细胞生长发育。大约4周后,人造肺部竟真的被培育出来。

    与俄罗斯、美国不同,法国巴黎蓬皮杜欧洲医院使用了生物活性组织与电子元件相结合的方式,制造出了一个重约2磅(0.9千克),约是人类心脏3倍重的人造心脏,并于日前完成了世界医学史上第一例人工心脏移植手术。目前,病人已经苏醒,各项指标反应正常,更为周密的观测正在进行之中。阿兰·卡尔庞捷表示,这颗人造心脏表面部分选用了牛的组织,心脏内部装有电子传感器,能够根据患者活动情况对血压进行调节。若它能让病人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技术将会每年帮助成千上万等待器官捐赠的病人。到那时,他们会将此发展为一个行业,实现人造器官的批量生产,甚至还计划携带着成品在证券交易所上市。

    尽管对于人造器官的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人类能否实现人造器官批量生产这一问题,将会变得清晰起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