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彗星探测器苏醒传回信号
2014-01-21

欧洲彗星探测器苏醒传回信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4-01-21

欧洲彗星探测器苏醒后传回首个信号

    欧洲航天局1月20日宣布,格林尼治时间当天18时18分(北京时间21日2时18分),美国航天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面站接收到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苏醒后向地球传回的首个信号,意味着“罗塞塔”顺利从31个月的休眠中苏醒,将开始对一颗彗星进行探测。

    “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于2004年发射升空,任务是在2014年追上“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并在彗核上着陆、探测,寻找与太阳系形成和生命起源有关的信息。

    为了节能,“罗塞塔”从2011年6月开始进入“深度睡眠”,仅剩加热装置和闹钟系统继续工作。格林尼治时间2014年1月20日10时(北京时间18时),“罗塞塔”上装备的闹钟让探测器的电脑启动,跟踪导航系统开始逐渐升温,大约6个小时后恢复正常工作。随后,“罗塞塔”向地球传回信号宣告“醒来”。

    欧航局在当天发表的公报中说,“罗塞塔”目前距目标彗星还有大约900万公里,预计将于今年5月运行至距目的地约200万公里处,届时将会向地球传回彗星的首批图像。今年8月,“罗塞塔”将抵达彗星附近,开始对彗星表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绘图,探测其引力、质量、形状和大气等。

    根据观测到的数据,科学家将会为“罗塞塔”携带的着陆器选择一个合适的着陆地点,向彗核发射着陆器。目前预计着陆时间为11月11日。如果一切顺利,“罗塞塔”将成为人类首个近距离绕彗星运行并在彗星表面投放着陆器的探测器。

    天文学家认为,彗星由太阳系诞生初期的物质组成,由于它们自身温度极低并置身于“天寒地冻”的宇宙空间,因此自太阳系诞生以来,彗星成分几乎不变,对它们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开太阳系形成的诸多奥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